...为了便于掌握,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有必要予以总结和归纳,提出若干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养生实践。事实上,千百年来所产生的诸多形式的养生方法,正是遵循了这些基本原则。...
...治以利湿行气,活血消聚。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现代中西医妇科学》)。 处方:党参15克 生黄芪15克 甘草10克┌资10克 茯苓15克 当归10克 赤芍12克┮花25克 白芷10克 桔梗10克 皂角刺10克 如有低热,可加鱼腥草15克,公英...
...谢利恒(1880-1950年),名观,晚年自号澄斋老人。江苏武进罗墅湾人。伯祖兰生,祖葆初,均为孟河名医。谢氏幼承家学,熟诵《内经》、《难经》、《伤寒论》及方书、本草。又工古文辞,精究经书、历史舆地之学。甲午战争(1894年)后入致用精舍...
...《脉学辑要》是日本人丹波元简的脉学著作,丹渡氏在遵崇古脉法的基础上并不放弃后人之说,在他的序文中反映出他的观点方法,认为第一是:“叔和面降,支离散漫,殆无统纪”。 “乃不过因循陈编,缀缉成语。”第二是:“寸关尺三部配五脏六腑,《内经》仲景...
...外治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因而,其应用已远远超出了外科的范围。另外,出现了有关论述外治法方面的专著,如赵学敏的《串雅外编》可以说是对中医外治法方面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在清代对外治法作出卓越贡献当推吴尚先的《理骈文》,内容十分丰富。五、...
...》教材,1980年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了中医专业用的-《外科学》,均作为全国中医学院外科教学的统一教材,部分中医院校也相继编著了不同层次(包括自学考试)各具特色的《中医外科学》教材,使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医外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培养中医外科...
...主要致力于仲景学术的研究,曾主办中医夜学馆,专授《伤寒论》。暮年复设伯坛中医专校,传授长沙之学。撰有《读过伤寒论》(1929年)、《读过金匮》(1938年)、《麻痘蠡言》(1933年)等。曹颖甫(1866~1937)所撰《经方实验录》是他一生...
...知柏地黄丸加减。 [主要药物]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熟地黄、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知母、黄柏。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给女性朋友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与我们的妇科在线咨询专家进行一对一...
...自远古至五四运动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实践、探索,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不断发展提高,创建了灿烂的祖国医学,同时也创建和发展了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史,大体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和成形阶段。...
...利用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道理,并且发现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关情况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得到记载。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学。我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