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梅涧手写本《灵药秘方》初步研究_【中医宝典】

...道家治病所用丸散丹剂经过长期临床检验,有其科学性和特异性,道家多珍秘而不外传,故此是中医学宝库中值得深入发掘一个领域。笔者家藏郑梅涧于清乾隆年间手写本《灵药秘方》,兹就其学术价值作初步研究如次。 郑梅涧、方成培与《灵药秘方》关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36.html

苗族医药研究二十年评述_【中医宝典】

...苗族医药继藏医、蒙医、维医、傣医之后,与壮医、侗医、瑶医、彝医、土家医、朝医成为“至今还具有较强临床活力并成为现实卫生资源十余种”民族医药之一[1]。现就我国苗族医药研究二十年来取得成就有待研究问题作一评述,旨在促进和加强苗族医药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65.html

藏医药独特医学理论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首先什么是藏药?在藏药理论指导下所使用形成药物就叫藏药。藏医药理论和中医药理论有什么区别?第一,藏医药理论自成理论体系。第二,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中所使用二千六、七百种药材,这其中有一千三百多种是在中医药典籍中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62.html

四塔五蕴—傣医理论基础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医学术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医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40.html

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藏医 朝医 傣医 回医 蒙医 苗医 其它 土医 维医 瑶医 彝医 壮医 瑶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minzuzhongyi-856-2.html

藏医基本理论_民族中医藏医_【中医宝典】

...完全消失。病入膏肓无可奈何。龙病过期,治疗已晚,热症内灼,引起高热,寒症冷侵,导致沉疴,体力不支,诸虚百损,结果形成致命九种绝症。医生们在对有的疾病治疗期间,病人不注意饮食起居时,容易引起十二变法,例如:龙治龙消,同时出现赤巴病和培根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43.html

第六章第六节治疗方法--独特丰富,简便易行(3)_【中医宝典】

...、麻、轻度疼痛轻快感为度。刮程度以皮肤出现微微红晕为宜。此法具有宣通透泄,发散解表,舒筋活络,调整脾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痧病、中暑、外感肠胃疾病等病证。 2.药刮疗法 用药物作为刮具在病人身上直接刮擦以治疗疾病一种方法。常用药刮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26.html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取得新进展_【中医宝典】

...流派是医学理论产生土壤和发展动力,也是医学理论传播人才培养摇篮,共同促进了中医学术不断发展。 据课题组初步调查显示,目前中医学术流派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一些临床学术流派传承出现了严重断层和脱节,有些甚至已经消失。 为此,课题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56.html

第十章第二节病因病机_【中医宝典】

...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毒"指各种毒物,如毒草、毒树、毒虫、毒蛇、毒水、毒矿、毒箭等;"虚"指人体正气不足(主要指对毒抵抗力下降自身解毒功能较弱,也包括体内运化能力和防卫能力相应减弱)。当正虚毒侵时,则"三道"、"两路"阻滞,影响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49.html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医学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纷乱到统一历史过程。中医学在春秋时期已产生了一些概念和简单理论认识,而到《内经》时代则形成了比较系统理论。中医理论形成,不仅是以春秋战国时医家们实践经验为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5.html

共找到991,52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