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喘促。肺湿痰喘,枣肉丸服,亦可浸酒。)甘遂(水汽喘促,同大戟末,服十枣丸。控涎丹。)泽漆(肺咳上气,煮汁,煎半夏诸药服。)大戟(水喘,同荞面作饼食,取利。)栝蒌(痰喘气急,同白矾末,萝卜蘸食。小儿痰喘膈热,去子,以寒食面和饼炙研,水服...
...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景岳全书·杂证谟·喘促》)实为警训之言。总之,不论暴虚或久虚,无论元脱或阴竭,出现喘息皆为脏气大虚欲竭之凶兆,为预后不良之警号。二、喘息对邪盛肺闭的凶兆意义喘息在很多情况下为实邪充斥、壅塞肺闭的信号,这种喘息属实喘范畴,...
...秦子曰∶喘者,促促气急,喝喝喘息,甚者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与短气不相接续,逆气上奔而不下者不同。若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谓之哮。《正传》云∶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河间云∶病寒则气衰而息微,病热则气盛而息粗。诸经皆令人喘,而多在肺胃二家,喘...
...喘病,气虚、阴虚、有痰。凡久喘之症,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气虚短气而喘甚,不可用苦寒之药,火气盛故也,宜导痰汤加千缗汤。有痰亦短气而喘。阴虚自小腹下火起冲于上喘者,宜降心火,补阴。有火炎者,宜降心火,清肺金;有痰者,用降痰下气...
...〔娄〕产后喘极危,多死也。〔郭〕产后喉中气急喘促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若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
...然动摇者,名曰动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脉阴阳俱促...
...邑中王××之女,年十五岁,于仲春得温病久不愈。病因 仲春上旬,感受风温,医者延医失宜,迁延旬余,病益增剧,医者诿为不治,始延愚为诊视。证候 心下胀满甚剧,喘不能卧,自言心中干甚,似难支持。其舌苔白而微黄。小便赤少,大便从前滑泻,此时虽不滑...
...言之,未尝杂他法者,欲人识其纲也。故诊病先定大纲,然后杂究诸病,如诊得浮脉大纲主表也,沉脉大纲主里也,然后杂究其或属寒属风属气等病之类是也。余见如左方。□〔无择〕浮为在表,为风,为气,为热,为痛,为呕,为胀,为痞,为喘,为厥,为内结,为满不食...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 《伤寒杂病论》序 张机序 桂林左德序 《伤寒杂病论》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