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剂可引起染色体的重排或基因重排,也可能只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导致MDS。但从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研究均证实,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的克隆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与白血病类似。目前已经证明,至少2种淋巴细胞恶性增生...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周围血象:典型病例显示贫血 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质和量的变化。 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易见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慢性粒细胞(慢粒)属骨髓增生性疾患,是一种由多能干细胞病变所致、以粒细胞系统无限制增生为特征的白血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90%本病患者可检测到Ph1染色体,其余10%患者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可查到相应基因结构的异常。...
...骨髓浆细胞系统是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一个类型,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有价值,同时对诊断其他非造血系统疾病,对不明原因发热、恶病质、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有鉴别诊断意义。 原浆细胞:0~0.001 (0~0.1%)。 幼浆细胞:0~...
...急性是一组造血组织的原发恶性血液病,其特征是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的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及浸润其他组织器官,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电离辐射...
...、长期。 ①联合用药:协同增效、减少复发。可提高缓解率和长期存活率。 ②足量给药:在诱导治疗阶段足够大量的投药,尽可能多的杀灭白血病细胞,使骨髓迅速达到抑制状态,对以后减少复发极为重要。 ③按型治疗:白血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不同类型的白血病...
...细胞表面有多数细长的微绒毛(扫描电镜)毛细胞白血病主要累及骨髓、脾和周围血液。骨髓内瘤细胞弥漫性增生,细胞间网状纤维弥漫增生。骨髓内髓细胞系减少可引起周围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减少。脾内常有大量瘤细胞弥漫浸润。脾肿大是最常见的症状,并常引起全...
...骨髓单核细胞系统是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一个类型,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有价值,同时对诊断其他非造血系统疾病,对不明原因发热、恶病质、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有鉴别诊断意义。 原单核细胞:0~0.003 (0~0.3%)。 幼单核细胞:0...
...慢性骨髓白血病(CML)是一种以恶性白血病细胞取代骨髓为特征的血细胞癌,在循环的血液中能找到许多白血病细胞,并能向脾、肝和其他器官扩散。通过找到一种叫做PH染色体的不正常特殊染色体来常规诊断CML.PH,全称为philadelphia,是...
...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指骨髓中造血前体细胞异常增殖或过度生长的纤维组织塞满骨髓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四种主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分别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血小板增多症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见第157节)。骨髓纤维化包括其中,但它与其他三种疾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