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_《孟子注疏

...之名者,则重名轻利,故云能让千乘之国而且不受。苟非好名之人,则重利而轻名,而箪食豆羹之小节,且见争夺而变见於颜色。○注“伯夷季札与郑公子之类”。○正义曰:案《史记。列传》云: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37.html

卷四_《孟子注疏

...段干木偃寝而轼闾”。案《史记。魏世家》云:“魏文侯受子贡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是矣。 孟子为卿於齐,出吊於滕,王使盖大夫王�为辅行。王�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孟子尝为齐卿,出吊於滕君,盖齐下邑也。王以治盖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27.html

经部_【四库全书】

...经学史及小学类十三经十三经注疏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html

《伤寒论今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析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阐解,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22.htm

《伤寒论今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析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阐解,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32.htm

序一_《本草经解》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夫立言者不其难哉.或敷陈繁赜而肯綮无闻.或梗概粗呈而源流俱昧.失则维均.故职详未若职要.而明其当然.又必抉其所以然.正如经籍.汉唐注疏.亦云详矣.宋贤则略名物而穷义理.斯道始朗如星日.今医之本草而有纲目.犹经籍之有注疏也.终身学而未知注疏...

http://qihuangzhishu.com/741/2.htm

序一_《本草经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立言者不其难哉.或敷陈繁赜而肯綮无闻.或梗概粗呈而源流俱昧.失则维均.故职详未若职要.而明其当然.又必抉其所以然.正如经籍.汉唐注疏.亦云详矣.宋贤则略名物而穷义理.斯道始朗如星日.今医之本草而有纲目.犹经籍之有注疏也.终身学而未知注疏...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jingjie/741-4-0.html

十三经是什么?_儒家_【文学360】

...一起,加上原来“九经”,构成“十三经”。 明朝 明代李元阳刻十三经注疏,十三经之名始完全确定。 清朝 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1815年学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 从此,“十三经”在儒学典籍中的地位更加巩固。《四库全书总目》中...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58.html

卷七_《孟子注疏

...备也。舜自“元德升闻”,以之事尧,而“慎徽五典,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其後坐常见尧於墙,食常见尧於羹。盖为臣道尽於此矣,是臣之道备也。○注“桀纣幽厉”。○正义曰:案《史记本纪》云:桀为虐政淫荒,汤伐之,於是桀败於有�之墟,汤王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30.html

卷八·泰伯第八_《论语注疏

...子云云”者,《史记。吴世家》云:“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辟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47.html

共找到848,2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