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宜动静结合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做到“形与神俱”,实乃养生最高境界。 运动是养形的根本措施,所谓:“养生莫善于习动。”其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早为古人所阐明,如朱丹溪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也恒于动。”人体缺乏运动,其害非浅,《吕氏春秋》认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55.html

养生的解释_养生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保养身体 preserve one's health;keep in good health 养生之道 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国语辞典 保養身體。 莊子.讓王:「帝王功,聖人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 荀子.儒效:「以養生...

http://hanwen360.com/c/83259.html

养生:当顺其自然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或“养生术”。“”指法则、原则;“术”则指具体方法和手段。其特点是蕴育在普通的日常诸多行为之中。吃、喝、拉(大便)、撒(小便)、行、动、坐、卧……等都涉及养生保健内容。中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之法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生”。“...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82.html

说古论今话养生①_【中医宝典】

...很快用完了。如果“小炷留灯”,则能燃烧很长时间。现代很多过劳死者,无一不是过度消耗了人体的能量,而导致身体早早衰竭,生命火早早熄灭。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大自然规律;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包括形神共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663.html

学学唾液养生_长寿秘诀_【中医宝典】

...唾液与长寿有密切关系。许多中医书上都提到,唾液充盈又常含而咽,能润五脏,悦肌肤,使人长寿不老。 古人十分重视唾液养生。自古以来,养生专家即视口水津液为健康的重要源泉,因此将口水神化异化,赋予它以“金津玉液”、“琼浆玉泉”等甘霖美名。古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407.html

动静互涵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动以养形,静以养气,柔动生精,精中生气,气中生精,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弛。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则有利于养生。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4-8.html

深睡眠秋冬养生要诀_睡眠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01.html

刘国安 诸家养生各有所重_【中医宝典】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在得”。这里的三戒,即是根据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特点不一样,而提出的具体养生方法。 除三戒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者寿”的养生理论,如他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意思是只有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783.html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2-1.html

蘑菇的防癌养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类最佳饮食结构,就是每天“一荤一素一菇”。有营养学家形象地表示:吃“四条腿”的(猪、牛、羊等)不如吃“两条腿”的(鸡、鸭、鹅等),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蘑菇)。可见蘑菇重要。 蘑菇的防病养生作用也不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276.html

共找到429,1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