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之丈,七月初旬自浙归,连日与客手谈过劳,口中生疮,医以香薷饮、清胃汤、泻黄汤、三黄丸、黄连解毒汤、白虎汤、凉膈散。凡治上焦热症之剂,竭寒凉而进之者十一日矣。口疮日甚一日,不但饮食不进,即药亦难下咽,因疮延及于喉也。逆予为诊,其脉六部俱...
...广济疗口疮煎方。龙胆 黄连 升麻 槐白皮 大青(各二两) 苦竹叶(一升) 白蜜(半升)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下蜜煎之,涂口疮瘥。又疗口舌生疮,含煎方。升麻 大青 射干(各三两) 栀子 黄柏(各一升) 蜜(八合) 蔷薇白皮(...
...复发性口腔溃疡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粘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地方的粘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而发生与硬腭和附着龈的复发性口疮则较少见。复发性口疮的发作规律是部位越往后(咽侧)这症状越明显,溃疡越深越大。...
...鸡内金(鸡肫皮)10克或适量(视口疮面积大小而定),研末外用,每日至少3次。(据《大众医学》)白果仁龙眼肉治眩晕白果仁3个,龙眼肉7枚,加水同煎,每日空腹炖服,主治眩晕、眼黑。 口疮...
...经曰∶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心,心主舌,在窍为舌。又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夫舌为心之苗,胃之根。小儿多生舌病,以心脾之积热也,故有重舌、木舌、弄舌、舌胎等证,宜辨其虚实而治之。重舌者,心脾有热。盖脾之大络,出于舌下,有热则...
...《旧德堂医案》提要 《旧德堂医案》序 自叙 小叙 《旧德堂医案》正文 ...
...基本成形。继服5剂,溃疡基本愈合,随访2月未复发。 按:脾胃位居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化生营养物质的重要脏腑,脾开窍于口,脾经挟舌本,散舌下,因此口疮的发生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治疗口疮以调理脾胃为主,或兼调他脏。 中医学认为,情志...
...在浩如烟海的祖国医学文献资料中,有着大量的医案。所谓医案,实际上就是中医治病的原始记录。在医案内,不仅确切记有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发病时间、疾病症状,还如实地反映了医生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的情况,病人服药后的一系列变化、转归...
...心脾胃经毒未降.热壅上焦口生疮.满口唇舌俱赤烂.独有牙龈不受伤.口疮之症.满口唇舌生疮.或黄、或赤、或白、而烂.独牙龈无恙者、即是也.其症多见于正收及收后.乃心脾胃三经火甚.余热未尽.而毒壅上焦.下必大便燥结.小便赤涩.治宜清利心脾之火....
...口疮 砂仁火 存性为末,掺上即愈。又方硼砂(一钱五分) 寒水石(一钱) 黄柏 朱砂(各七分) 冰片(五厘)研细。先用苦茶漱净再吹。小儿口疮不能吮乳(蔡医传) 密陀僧末醋调涂足心。疮愈洗去。又方 小儿卧时,以醋调汤瓶内碱末,书十字两足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