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保健防病历史现状_中医针灸保健_【中医宝典】

...。还有一种鼠粪灸,《针灸资生·卷三》载:“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保健灸的壮数,一般认为年龄有关,如“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扁鹊心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48.html

标幽赋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商两井。相根据而别两支。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 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用一经而可正。头部肩部详分。督脉任脉异定。明标本。论刺浅刺深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01/13.htm

夹脊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①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素问·缪刺论》:“从项数脊椎侠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痏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162.htm

中医自学手册之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内照图。是华佗死后他的弟子将其理论整理后编辑而成的医学书籍,但是这本书,初学中医的人,不必去看。 朋友不解,我回答说,内照是早期中医基础书籍之一,主要叙述了人体的脏腑骨骼构造,是华佗弟子们对当时中医理论的一次总结,但是这也只是当时中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30.html

白芍是如何入药的_【中医宝典】

...良药种屋前,迟迟不入药。幻化成人形,委屈作啼哭。 情感华佗妻,血崩试服之。半日病竟除,终得另眼待。 白芍的由来,还得从神医华佗说起。相传,东汉神医华佗在其后宅辟药园、凿药池、建药房、种药草,广为传授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但每味药他都要仔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52.html

人体穴模型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该模型只标示穴点,无穴名,无穴线(正统铜人、光绪铜人同),左上肢可卸。穴及人形均毛笔彩绘。 大小:62×18cm 质地:纸浆、纸板、石膏混合材料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简介:该模型只标示穴点,无穴名,无穴线(正统铜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47.html

阳明病胃家实解_《研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表里互传,不在此例。故仲景书于恶寒则以发热无热起,例于太阳篇,而于通书中,则本华佗六日六层之说,而文之以六经之名,殆混脏而横斜截之,自成一家言。故至阳明篇,独以胃家实为正,而姑存阳明外证以备义,其篇中冠以“阳明病”三字者,皆指胃家实,《素...

http://qihuangzhishu.com/769/90.htm

脑空(一名颞颥)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承灵后一寸五分,侠玉枕骨下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素注》针四分。《铜人》针五分,得气即泻,灸三壮。主劳疾羸瘦,体热,颈项强不可回顾,头重痛不可忍,目瞑心悸,发即为癫风,引目眇,鼻痛。魏武帝患头风,发即心乱目眩,华佗针脑空立愈。...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494.htm

针灸心律失常的治疗_【中医宝典】

...发生都是脏腑,阴阳,气血平衡失调所导致。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基本上是依据循取穴原则,通过针刺作用,调节经络、脏腑之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趋于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上多取手厥阴心包、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临床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70.html

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做教材。所以这本书不只是我国最早最系统的针灸专著,而且在国际医学交流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35.html

共找到309,8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