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合论_《疡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离合》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6-6.html

中医词典拼音C:第五_《中医词典》c~d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等。尝师事喻嘉言与之论伤寒,以问答形式,载于《伤寒抉疑》中,亦以《问答附》为名缀于《尚论后》中。程履新明末清初医家。字德基。休宁(今属安徽)人。师从名医李士材,得其传,复博览群书,游学于江苏等地,颇有名。尝取常见病症及有效验方,参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1/167-1-5.html

误、药害致损_《虚损病类钩沉》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关键因素;其四作为病者不能谨慎从、择药致损者也不占少数。关于误和药害的问题,历代医家都很重视。《素问》专立五过论,可谓阐述误和药害之先河;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序:“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14.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九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海大东书局铅印本。《谦斋医学讲稿》论著作。秦伯末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每篇讲述均能结合个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9.html

赵序_《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予友何君西池,年三十八始成进士,其成晚,故得博通诸艺。能,尤其笃嗜而专精者也。然自其为诸生时,即文名藉甚,学士惠公称为南海明珠。于是,西池之见知于人者,独着于诗文,余技遂为所掩。己酉选拔策询水利,西池以喻,娓娓且千言,学士顾公亟赏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bian/603-5-0.html

武威汉代简出土30年来发表著作论文题录_【中医宝典】

...医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等方面,尤其是简中记载的方剂和药物更引起现代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至今出版研究专著2本,撰写研究论文数十,现就本人收集的简出土后30年来有关研究“简”已发表的著作、论文、科普及有关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4.html

经原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著作。六卷。清·薛雪撰注。刊于1754年。本书选录《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加以注释。以作者十分推崇张景岳,故主要参酌《类经》中的注释,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书中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和疾病等类,共14。注文...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66.htm

经原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著作。六卷。清·薛雪撰注。刊于1754年。本书选录《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加以注释。以作者十分推崇张景岳,故主要参酌《类经》中的注释,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书中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和疾病等类,共14。注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98.htm

五脏别论_《疡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虽名为腑,不正与神脏为表里。胆与肝合,而不同六腑之传泻。胞虽出纳,纳则受纳精气,出则化出形容,形容之出谓化极而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6-11.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唐韻》《正韻》于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𠀤音翳。《說文》盛弓弩矢器。从匸,从矢亦聲。《齊語》兵不解。 又《玉》所以蔽矢也。或作翳。 (醫)《唐韻》《韻會》於其切《正韻》於宜切,𠀤音翳。《說文》治病工也。《禮·曲禮》醫不三世,...

http://hanwen360.com/k/533B.html

共找到110,7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