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治咳定生死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华佗诊病后确认为是肠痈,用散剂二钱让李成服下,李成服后立刻吐血二升,而病愈。 华佗是东汉时候很有名气的高明医生,当初有一个军官名叫李成的患咳嗽病,咳嗽起来昼夜不眠,李成十分苦恼,求治于华佗。华佗诊病后确认为是肠痈,用散剂二钱让李成服下,李...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31.html

纪晓岚题诗吊庸医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清朝乾隆时代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他工于诗词,尤其擅长于属对作联,曾说过“天下无不可对之联”的大话。他能言善辩,有铁齿铜牙之称,加之为人幽默风趣,诙谐滑稽,时人称他为“小东方朔”。 传说,纪的家乡有位半路出家的医生,读了几...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34.html

橘红遇雨扬芳名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广东化州橘红,上贡朝廷,远售中外,为世所共知。橘红入药籍虽只在乾隆年间,却很快就芳名远扬,身价日高。 如苏泽堂的一株,《岭南杂记》说它“治疾如神,每片真者可值千金”。《化州橘记》说它“皮红,有白毛戟手,香烈而味辛,花实之年,一株可享一千银...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35.html

康熙用坐汤去病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康熙五十年三月,已经70岁的李光地突然身患疮毒,疮毒即诸疮毒肿。李光地染此病之后,发展很快,到了“坐起甚坚、行步益苦”的地步。康熙听说后,很重视,除积极医治外,安排他去洗温泉浴,实施坐汤疗法。 李光地是康熙王朝的汉人大学士,他比康熙大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37.html

灵芝的传说故事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分手后,龙王公主回龙宫去了,采药人立即上山采药。他终于在一个陡崖上采到了灵芝草,可是却被护卫灵芝草的毒蛇咬伤了。他滚下了陡崖,昏死了过去。 传说冰洞山顶有一个大山洞,每年五月以后,洞中就开始结冰,光闪闪,亮晶晶,美如仙境。相传很早以前,...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41.html

女贞子与爱情传说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女贞子,甘、苦、平。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头晕,耳鸣,两目昏糊,头发早白等症。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女贞子的:“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 相传在秦汉时期,江浙临安府有一员外,膝下只有一女...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52.html

乾隆的养生御膳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乾隆时代的清宫御膳,基本上是由以下三种不同菜系组成,即满族风味,明宫风味,江南风味。 乾隆皇帝是清王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代皇帝,当了60年皇帝和3年太上皇,他享年89岁,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一个。究其高龄之由,与其重视养生、讲究食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57.html

三七的传说故事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胃、肝经。其功效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用于咯血,吐血,跌仆肿痛等。 三七,别名参三七、田七、血山草、蝎子草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等。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60.html

诗圣智斗邪药方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诗圣杜甫晚年贫困潦倒,辞官后回成都种中草药,后在沙头镇的大街上开了一个“百草堂”中药铺。 杜甫经营的百草堂药物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买药的人络绎不绝。但杜甫的“百草堂”,使几家地主老财开的药店冷落萧条下来,直至无人光顾。几家药店的财主便凑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63.html

苏东坡美食养生方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不仅精通中医药学,也是一位美食养生家。苏东坡经常会摸索出一些既治病保健,又能满足美食的养生方。 苏东坡经常到山野里去发掘一些药食两用山草野味。一次,他走到一片稻田附近,突然看见他平时喜爱吃的野荠(即现在所说的荸荠),便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64.html

共找到10,1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