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法提纲_《望诊遵经》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既述睑之形容.当观睑之气色.夫睑者.眼弦也.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小 在外为阳.大 在内为阴.察其之所见.以言其病之所在.脾胃之候也.脉经云.脾之候在睑.以气色言之.青属木.赤属火.黄属土.白属金.黑属水.此脏腑五行之分也.察...

http://qihuangzhishu.com/736/47.htm

遥看近却无。全诗赏析

...出自:中唐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709.html

上_《经原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也。夫脉,气血之先也。盛则脉盛,衰则脉衰,热则脉数,寒则脉迟,微则脉弱,平则脉和;长人脉长,短人脉短;性急人脉急,性缓人脉缓。此皆其常也,反者为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yijingyuanzhi/620-6-1.html

汗症_汗症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汗症(chromhidrosis)是很少见的疾病,为大汗腺分泌的着色汗液,常由产生色素的细菌引起。小汗腺极少排出色汗,偶然食入某种药物或染料也可引起汗。中医文献中亦有黄汗、汗血记载。如《诸病源候论》黄汗候记载:“黄汗之为病,身体洪肿,...

http://jb39.com/jibing/SeHanZheng258000.htm

我国传统医学是如何认识疲劳综合征的_【中医宝典】

...密切联系。由于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而且症状繁多复杂,涉及多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中医学强调整体观,主张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因此治疗上也强调整体治疗,不是头痛治头,脚痛脚,而是调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376.html

“四塔五蕴”——傣的理论基础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08.html

《内经》面部五应病总述篇_《形色外诊简摩》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病而卒死也。(上论五所主之病。经曰∶大气入脏,腹痛下淫,谓周身元气皆内陷也,故可以知死,不可以致生。)何以知皮肉气血筋骨之病也?曰∶起两眉薄泽者,病在皮肤。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营气霈然者,病在血脉。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耳...

http://qihuangzhishu.com/745/32.htm

痢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要略》:五痢者,五脓血相杂而下也。若有脏腑尸臭之气则凶,是因止涩太早,或滞热下之未尽,蕴于肠胃而伤脏气也。如进补养之药均不见效者,则知非涩之太早,即下之未尽也。若脉实有力,虽日久仍当攻下。还应辨其虚实。初起者为实,日久者为虚;...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50.htm

崩中五俱下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崩中之病,是伤损冲任之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统制经血,故忽然崩下,谓之崩中。五脏皆禀血气,五脏之,随脏不同;伤损之人,五脏皆虚者,故五随崩俱下。其状∶白崩形如涕,赤崩形如红汁,黄崩形如烂瓜汁,青崩...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353.htm

卷四诈伪类 闻县尹妓屈盗辩_《皇明诸司公案》

...冬于归,适我左脚患疮,未能得愈。寻郎中了一年,至今疮口尚未全痊,以故待今年也。”新郎又问其父母年数、叔伯人等及其家中事务,新妇一一答之。都五伏在床下,悉皆听得,记忆在心。夜静欲出,不意其家明烛达旦者三夕,因匿不敢动。奈饥饿已甚,只得奔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745.html

共找到117,4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