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药_《门补》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是病久胃虚,易生变幻,虽医药频更,始则中焦犹暂受,继则气力莫能当,无非尽其人事耳)有病日久,初服此之方一二帖颇效,再服则不效。又延彼,不问药对症与不对症,初服一二帖亦效,再服又不效。及屡更数十皆如此,为戏药,终不治。...

http://qihuangzhishu.com/782/79.htm

刻苦钻研中医,溯因求源有七端_【中医宝典】

...从古今文献探析,历代医家之所以从事、研究中医药学,其中原因大致上可归纳为七种状况:1、由于家人(或自己)患病,促成其刻苦钻研医学,这一类医家较多,如姚菩堤、朱丹溪、卢和、戴仲积等;2、因科举失利,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观点,由儒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19.html

专家提示儿童六岁前写字不利成长发育_【中医宝典】

...殷勤老师提醒年轻家长们,6岁以前,可以以教孩子识字为主,马路上的商店名称、指路牌等都可以成为生活的天然教材,这些比死板的识字卡片能提起孩子的兴趣;而6岁以后可以适当地教孩子写字,但务必遵循“求质量不求数量”的原则,写得不过关一定严格要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2762.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孙思邈曰:“夫脉者,之大业也,既不能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备急千金方》)徐春甫言:“惟明脉,则诚良医。诊候不明,则为庸妄,脉其可以弗辩乎哉!”(《古今统》)是的,不能诊脉述证,怎么能做到四诊合参,又怎么能保证方药对证,疗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序_《评琴书屋医略》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之道微矣,四难未审,二反遽施,毫厘之差,滋曼弥甚。自张仲景垂范,援证立方,本论阐于伤寒,杂治编于金匮,晰奇胲于针鼻,转愈,死于麦芒。千祀以还,咸资准的。然而传经中络,受病固殊,辛热苦寒,施剂尤剧。偶遇嚏鼽,讵假乌头作帝,才逢痃痞,即推蝭...

http://qihuangzhishu.com/1040/4.htm

阅读古医籍从“识字”开始_【中医宝典】

...□ 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中医典籍浩如烟海,学好中医,必须看懂古医籍。而学好医古文,就是通向籍宝库的途径。读懂古籍,深明医理,是每一个中医人必备的常识。 汉字是具有形、音、义统一的表意性文字,其音后来发展称为音韵学,其义后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49.html

重教法 更重学法——谈中医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的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云南中医学院 普绍禹 俞 冰 21世纪是中医实现现代化、“创造统一的新新药”的世纪。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国家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重教法更重学法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84.html

重教法更重学法——谈中医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的方法_【中医宝典】

...云南中医学院 普绍禹 俞 冰 21世纪是中医实现现代化、“创造统一的新新药”的世纪。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国家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重教法更重学法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66.html

丑辟临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丑于十二消息卦中正好与临卦相配,临卦为阳息之卦,在这里它有两层涵义。、易、文皆不可轻。第一层则如《周易尚氏》中所云:“临视也。”用眼睛看东西就叫做视。所以,视物又叫临物。为什么将视这样一个涵义放到丑里面呢?这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59.htm

医学_《诊宗三昧》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朱.世推四大家.观其立言之旨.各执一偏.河间之.悉从岐伯病机十九条入首.故其立方.一于治热.戴人专于拨乱除邪上起见.故汗吐下法.信手合辙.知二子道行西北.地气使然之故.不可强也.东垣志在培土以发育万物.故常从事乎升阳.丹溪全以清理形气为...

http://qihuangzhishu.com/845/4.htm

共找到218,4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