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病原携带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3)受染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
...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三)传播途径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遇到过一家4代都是哮喘患者的病例。所以,要保证宝宝不被哮喘困扰,在孕前最好先做一些检查,免得把这种比较痛苦的疾病传给宝宝。 同时,哮喘也像一样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大约20年前,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儿童哮喘的高发期,像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
...(一)发病原因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简称合胞病毒,属副黏病毒科,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 RSV在电镜下所见与副流感病毒类似,病毒颗粒...
...提高,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上海市1963——1965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0人/10万;到了1972——1979年,上升至1.7人/10万男性。北京市一组数据表明,前列腺癌病人在泌尿外科住院中所占比例,也由1951年的接近0%上升到...
...比例减少,使一些疾病的年龄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如浙江象山县麻疹患者年龄构成,0岁和3岁组从以往占61.25%降至26.98%,10岁和16岁组从占8.49%上升至36.25%。年龄不但影响传染病的发病率,而且还影响其严重程度。一些细菌如肺炎球菌...
...异物一旦进入支气管,被咳出的机会是极少的。异物在肺内存留时间过长,不仅不易取出,还可引起气管发炎、肺萎缩、肺脓肿等严重疾病。所以,凡是明知有异物呛入气管,在没有窒息的情况下,即使没有任何呼吸障碍表现,也应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处理。...
...抗体的干扰。如在接种麻疹疫苗前或后2个月内注射了丙种球蛋白,这种被动免疫血清可以影响麻疹自动免疫的效果。 在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尚未充分表达前,又患了流感、猩江热等其它疾病,也会导致麻疹抗体水平不足。但患流行性腮腺炎、等常不干扰麻疹抗体的形成...
...合胞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常造成流行,文献报道医院内继发合胞病毒感染高达30%~50%。秋冬季气温起伏大,要预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同时,秋冬季十分干燥,空气粉尘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黏膜保持湿润。另外,避免去...
...发病率。为了提高传染病特异性的免疫力,实行全民计划性预防接种,由于实行普种牛痘,很快消灭了天花。60年代广泛应用麻疹减素不活疫苗,消灭了麻疹周期性高峰,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控制了麻疹的流行。类似这类疾病尚有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我国目前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