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皮下埋)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刺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长约一寸左右消毒短毫针或揿;倾斜刺(横刺)入皮下(柄外露)后,再以胶布固定,在局部不痛及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的条件下将在皮下置留一至七天。此法多用于治疗慢性或疼痛性疾病。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pineizhen_pixiamaizhen-2446.html

[针灸]头疗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指出:“头为精明之府。”明代张介宾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本疗法1972年首见报道。经过近10多年的临床实践,医家对头刺激区的定位、适应范围和刺激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64.html

皮内疗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或呈环形,柄成一直线。揿钉型(图钉型):身长约0.2-0.3cm,柄呈环形,柄呈垂直状。皮内针刺方法针刺前具和皮肤(穴位)均进行常规消毒。(1)颗粒型皮内操作方法:刺入操作:左手拇食指按压穴位上下皮肤,稍用力将针刺...

http://qihuangzhishu.com/113/2.htm

岐伯岐黄_【中医宝典】

...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黄帝内经》多数内容即以他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所以,记载“岐伯”的最早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所做的贡献,专门修建了岐伯庙。如《庆阳县志·坛庙》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3.html

埋刺通便效果好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支沟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阳池穴肘尖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桡骨之间)、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令患者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并采取舒适放松的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医者以左手拇、食二指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37.html

卷第二百九 四_《太平广记》

...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之题。以笼盛诞,辘轳引上之,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戒子孙,绝此楷法。子少季亦有能称。罗晖、赵恭不详何许人,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众颇惑之。伯英朱宽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728.html

灸法应用较广泛,温更偏爱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古代的和灸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上专门施行灸法的医师称之为“灸师”,如唐代韩愈《谴疟鬼》诗说:“灸师施艾柱,酷如猎火围”。浙江有许多针灸医家偏重于灸法,其应用较为广泛。如闻人耆年的《备急灸论》是古代灸法专著之一。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24.html

操作方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1、体位:取坐位或卧位,依不同疾病选定刺激穴区,单侧肢体疾病,选用对侧刺激区;双侧肢体疾病,选用双侧刺激区;并可选用有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局部常规消毒。2、进针:一般选用28-30号1.5-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头皮呈30度左右夹角快速将...

http://qihuangzhishu.com/113/70.htm

白茅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目录 《中药大辞典》白茅 《中华本草》白茅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白茅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Bái Máo Zhēn 【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

http://zhongyaocai360.com/B/baimaozhen.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法的一种。指针刺后以艾绒裹于尾,点燃加温。《针灸大成》介绍温的方法为上套上药饼再加艾灸。为灸的结合应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47.htm

共找到286,8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