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辨证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吴鞠通)在《内经》及叶桂等医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根据温热邪侵犯人体,导致三焦所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08.html

心气虚、心阳虚脏腑辨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心气虚和心阳虚是指心气不足,心阳气虚衰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脉细弱或结代,为其共有症状。 若兼见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此属心气虚;若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淡胖,苔白滑,此属为心阳虚。 [...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62.html

表里虚实_《伤寒发微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逆理中之类是也.表里俱实.所谓阳盛阴虚.下则愈也.表里俱虚.所谓阳虚阴盛.汗则愈者也.尝读魏志华佗传.有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宜殊.此所谓能明表里虚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faweilun5150/155-4-1.html

脏腑兼病辨证心肺气虚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心肺气虚证,是指心肺两脏气虚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心悸气短,久咳不已,咳喘少气,动则尤甚,胸闷,痰液清稀,声音低怯,头晕神疲,自汗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分析] 本证多由久病咳喘,耗伤心肺气,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71.html

八纲证候关系证候错杂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内热,又感风热邪,可见此证。症状有发热、喘而汗出、咽干引饮、烦躁谵语、便秘尿涩、舌质红、舌苔黄燥或起芒刺、脉数等。 表里俱虚——气血两虚、阴阳双亏时可见此证。症状有自汗、恶风、眩晕、心悸、食少、便溏、脉虚等。 表里俱实——外感寒邪未解,内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9.html

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有何关系_【中医宝典】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映,来分析各种病证,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也可以说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脏腑辨证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5.html

表里俱病治各不同_《读医随笔》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表里俱病者,俱伤于邪也,非表邪实、里正虚谓也。气者,六淫是也。试以寒热明其例。表里俱寒者,治宜温中以散寒,里气壮而外邪可退矣。仲景于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先温其里,后攻其表者,是指示大法如此。其实表里两感于寒,温里、发表,一时并用,正不必...

http://qihuangzhishu.com/683/63.htm

表里虚实歌_《伤寒百证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脉浮而缓表中虚.有汗恶风腠理疏.浮紧而涩表却实.恶寒无汗体焚如.(伤寒最要辨表里虚实为先.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先辨此六者.然后用药.无不瘥矣.盖脉浮而缓.又恶风有汗.此表虚中风证也.脉浮紧而涩.尺有力....

http://qihuangzhishu.com/862/8.htm

姜春华_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先生在认识疾病上,有完整的思想体系,较早地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理论,认为整体观与动态观是辨病辨证的源泉。对辨证论治中的学派之争,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处理。脏腑辨证与以方统病,先生提出“合则兼美”。既要为病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angchunhua/539-3-2.html

脏腑表里_《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心与小肠为表里,心包络与三焦为表里,肝与胆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18.htm

共找到410,1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