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应能十人一方_【中医宝典】

...,以理统法,以法统方,以方统药,且认为把握住疾病的内在病机就能把握该病的本质,其治方药道自在其中,并将把握疾病病机作为诊治疾病的最高境界。临之际,综合患者的四诊信息,根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综合分析,运用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55.html

什么是痰迷心窍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痰迷心窍是指痰浊蒙蔽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症的证。本证以神志异常伴有痰鸣或吐痰涎、苔腻、脉滑等痰症状为审证要点,多由感受湿浊邪,阻遏气机,或因情志不遂,气机郁滞,气不行津,津聚为痰,或痰浊挟肝风内扰,致痰浊蒙蔽心神所致。 【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33.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经和腑是六经辨证中某一经的进一步分类。经脉都内联脏腑,当病邪侵扰经脉气而末聚结于腑时的症状,称为“经”;若结于腑的称为“腑”。临床上经,腑一般指三阳经疾病而言。经和腑的划分,是后世(伤寒论)注家所立的名称。如太阳病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43.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𠀤音後。訪也。 又伺望也。《前漢·張禹傳》上臨候禹。 又《釋名》,護也,可護諸事也。 又候人,道路迎送賔客官。《詩·曹風》彼候人兮,何戈與祋。 又斥候。《孫奕示兒編》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俗作堠。 ...

http://hanwen360.com/k/5019.html

百病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小儿百病者,由将养乖节,或犯寒温,乳哺失时,乍伤饥饱,致令血气不理,肠胃不调,或欲发惊痫,或欲成伏热。小儿气血脆弱,病易动变,百端,故谓之百病也。若见其微,即便治,使不成众病;治若晚,其病则成。凡诸病,至于困者,汗出如珠,着身不...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690.htm

阴阳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在诊断上,可根据临床上表现的病理性质,将一切疾病分为阴阳两个主要方面。阴阳,实际上是的总纲,它可概括其他六个方面的内容,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故有人称为“二六要”。在临床上,由于表里寒热虚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3-4.html

什么是少阴热化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少阴热化是指少阴阴虚阳亢,邪从阳化热所表现的虚热。 【概念】少阴热化是指少阴阴虚阳亢,邪从阳化热所表现的虚热。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18.html

心脏病护理_【中医宝典】

... 2、 辩证论治 (1) 心血不足:心悸失眠,头晕健忘,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脉象细数。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方:归脾汤。 (2) 阴虚火旺:心悸心烦,头晕目弦,少寐多梦,舌燥咽干,手足心热,耳鸣腰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14.html

什么是脾肾阳虚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脾肾阳虚是指由脾肾阳气亏虚,温化失权,表现以泄泻或水肿为主症的虚寒。 【概念】脾肾阳虚是指由脾肾阳气亏虚,温化失权,表现以泄泻或水肿为主症的虚寒。本证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以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08.html

什么是心脉痹阻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心脉痹阻是指由于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所反映的证。本证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为审证依据,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有形邪阻滞心脉所致。 【概念】心脉痹阻是指由于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所反映的证。本证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45.html

共找到438,7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