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上,设在新加坡的诺华热带疾病研究所,以大会壁报的形式,介绍了以登革热病毒NS3蛋白酶为定向靶标的新药开发进展。这些进展表明,多项突破性成果为早日完成治疗登革热的高效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在...
...摘要:由于受P·诺吉尔胚胎倒影的耳穴图的影响,有的耳穴工作者将生物全息作为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但生物全息无法解释许多有效治疗点,它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影响了耳穴诊治发展。《黄帝内经》中有"耳为宗脉之所聚"的记述。 尉迟静通过对超感型经络敏...
...遗传基础。以上种种提示SL有遗传倾向性,然根据华山医院对100例SLE家属调查,属多基因遗传外,同时环境因素亦起重作用。 (二)药物 有报告在1193例SLE中,发病与药物有关者占3%~12%。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
...-dr3相关,有些患者可合并补体c2、c4的缺损,甚至tnfa的多态性明显相关;近发现纯合子c2基因的缺乏,以及-dq频率高与dsle密切相关;t细胞受体(tcr)同sle的易感性亦有关联,tnfa的低水平可能是狼疮性的遗传基础。以上种种...
...中医脉诊起源甚早,远在二千多年前先秦时期,脉学就已开始发展,《黄帝内经》中对脉学已有了丰富的记载,包括切脉部位,脉法、脉理、脉象主病等,奠定了脉学的基础。此外,历代名著亦都列有专项论述,如《难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甲乙经》、...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其活化过程的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及其分子基础极为复杂,是目前分子免疫学及免疫生物学中研究的热点。目前对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及其分子基础的研究较深入,而对B细胞的...
...五蕴"学说,是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生理解剖的重要基本理论。 “四塔”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是古傣医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范畴中的物质性概念,为傣医文献医学理论的注入奠定了基础。 “四塔”学说,贯穿到了傣医学术体系的各个方面,且作了...
...血压,每日4次3.加强基础护理,可由病人自理或协助进行3.了解病人的治疗效果、情绪和精神状态4.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4次,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擦背、拍背、预防褥疮及并发症4.每2-4小时巡视一次4.给予一般卫生及防病指导5.每15-...
...1.杜传书,刘祖洞主编。医学遗传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2.李璞主编。医学遗传学。(第二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3.程在玉主编。医学遗传传基础与临床,青岛出版社,1993年。4.5.李璞主编,国外...
...由于前S蛋白比HBsAg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因此出现前S蛋白后很快就有前S抗体出现。故前S抗体是存在HBV感染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在抗-Hbe血清转换后达到高峰值,但存在时间较短,一般在急性感染者恢复期中仅持续约6~12个月,常与其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