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绪余》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孙一奎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叙 上卷 、太极图抄引 二、太极图图缺 三、太极图说 四、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 五、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 六、命门图说图缺 七、右肾水火辩 九、《难经正义》三焦...

http://qihuangzhishu.com/742/index.htm

泻_《止园话》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试服,不可拘泥于种泻剂,大宁西药优于中药,不可不知。。又大黄对于胃溃疡,绝不可用,以此药刺激性太大,反致诱其速溃。此虽不在于拐症范围以内,兹因泻剂,故连类及之。俗称心口疼,多系胃痛,但此症应与绞心症心痛鉴别,凡无胃病各症状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29/25.htm

上痈门主_《疡大全》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脓出自愈。其病虽凶,却是标病无妨。脓胀痛者开之,损而痛者益之,其患自安。《正宗》经曰∶不放脓,非法也。冯鲁瞻曰∶上 痈即垂痈,宛如芦箨盛水之状。治宜刺之,令泄去青黄赤血,盐汤洗拭,蜜调字散少许敷之。再生再刺可也。《锦囊》选要...

http://qihuangzhishu.com/344/436.htm

方论三十六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卷 存〔丁氏医方集宜〕明志十卷 存丁明登序曰。余家上世以来。率精于。洪武间。吾祖仲宝翁以耆德推重乡评。承京兆委署本邑事最久。其神异尤多。成化间。吾祖德刚。江之浒芦苇丛薄间多虎暴。德刚翁为文祭之。虎渡江去。地遂无虎患。又尝还人遗金。...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17.htm

骊珠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重庆堂随笔》骊珠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庆堂随笔》:骊珠散【别名】胜灵丹【处方】龙眼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血定痛。主刀刃、跌打诸伤。【用法用量】胜灵丹《外科镜》。【摘录】《重庆堂随笔》...

http://zhongyaofangji.com/l/lizhusan_60985.html

容斋五笔·卷第四九则_《容斋随笔

...而时不同,盖终岁而疾平。张子谒谢,而问其故。曰:‘是治国之说也。独不见秦之治民乎?敕之以命,捍而不听令;勤之以事,放而不畏法。令之不听,治之不变,则秦之民尝痞矣。商君见其痞也,厉以刑法,威以斩伐,痛刬chan而力锄之。流荡四达,无敢...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391.html

《医学源流》_《冷庐医话》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然犹有得效之理,其余三症饮之必危。曾见有人中暑,而服浓姜汤碗,覆杯即死,若服紫苏汤,寒即立散,暑热亦无害,盖紫苏性发散,不拘何症,皆能散也。按∶此惩药误而发,微病用之,最为稳善,养生家不可不知。炳章按∶《源流》二卷,乃乾隆十九年...

http://qihuangzhishu.com/701/85.htm

傣族医学的发展2_民族中医傣_【中医宝典】

...提法。《刚比迪萨沙可》记录了诊断须知的13法,“四塔”和“五蕴”与病因病机的关系,充分体现并突出了傣诊病的特点。 《挡哈雅龙》,是傣医药史料中最著名的部综合性巨著,是1323年民间的一个学者帕雅龙真哈土司的一个武官转抄的西双版纳傣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1.html

容斋随笔·卷第二二十四则_《容斋随笔

...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qiónglí。忽逢杨开府,旧涕俱垂。”味此诗,盖应物自叙其少年事也,其不羁乃如此。李肇《国史补》云:“应物为性高洁,鲜食寡欲,...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323.html

_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种专门论述医生个人学术见解的专着。 【】 是种专门论述医生个人学术见解的专着。相当于现代的医学论文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15.html

共找到513,6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