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体现经方发展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病位由二变为三,才形成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从字面而言,“六经”给人一个只是经脉致病的印象,加之后世用脏腑经络解释伤寒论不能全面反映仲景伤寒论的学术思想。究其实质,还是“三阴三阳”辨证较能贴近仲景本意。 ●内经的三阴三阳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593.html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褒贬不一,争论激烈,由此形成一个伤寒学术流派。2、维护旧论说的首端:明末张遂辰在其张卿子伤寒论中明确提出,维护原有编次,他认为,“仲景之书精入无比,非善读者免滞于语下”。张氏尊重历代伤寒论研究医家,谓“诸家论述,各有发明”,书中未贬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8.htm

伤寒百证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五卷。宋·许叔微撰。许氏将伤寒论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用七言歌诀予以阐析,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此非深研伤寒论精髓得其蕴义者莫能为。现存元刻本、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十万卷楼丛书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92.htm

伤寒百证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五卷。宋·许叔微撰。许氏将伤寒论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用七言歌诀予以阐析,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此非深研伤寒论精髓得其蕴义者莫能为。现存元刻本、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十万卷楼丛书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78.htm

伤寒论_【中医宝典】

...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 张仲景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原则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急性热病与有关病证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1.html

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44.htm

古本康平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58.htm

伤寒论新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附针灸治疗法。承淡安注解,朱襄君参订。承氏参考多种伤寒论注本及有关著作,对仲景原文采取提要、注解、小结的形式予以详析,对六经病证补充针灸疗法。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试用中西汇通的理论注释经义,有其进步意义,但书中的注解和方论杂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3.htm

伤寒论新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附针灸治疗法。承淡安注解,朱襄君参订。承氏参考多种伤寒论注本及有关著作,对仲景原文采取提要、注解、小结的形式予以详析,对六经病证补充针灸疗法。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试用中西汇通的理论注释经义,有其进步意义,但书中的注解和方论杂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3.htm

伤寒_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

http://qihuangzhishu.com/98/8.htm

共找到543,0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