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论_《医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之理.变化无穷.不可尽述.姑举其要者言之.夫言阴阳者.或指天地.或指气血.或指乾坤.此对待之体.其实阳统乎阴.天包乎地.血随乎气.故圣人作易.于干则曰大哉干元.乃统天.于坤则曰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古人善体易义.治血必先理气.血脱益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guan/728-4-2.html

阴阳乖戾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乖戾即不和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就会彼此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这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guaili-2027.html

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淳化本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孙思邈云:“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此本即六朝江南诸师秘传本之一,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故名淳化本《伤寒论》。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宋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85.html

什么是阴阳失调_【中医宝典】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临床上既用以阐释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的寒热虚实或真假的病证,也可用以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精血津液与气之间的互损性病证。从更广的意义上讲,由于阴阳概念可用以说明脏腑、经络、营卫及气机升降出入等的相互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5.html

伤寒论》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观《伤寒》叙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读《伤寒论》者,知此书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8-2.html

阴阳大道消长_【中医宝典】

...当一个太极体偏阴极时,也就是此太极体的控制能力比较大,此太极体与其以外的太极体控制能力相等时,为阴阳平衡,但此时极不稳定,为一触即发状态。此太极体就如同无极未动时的阴极。(阴极有气无能力,是相对于其外太极体而言,此内部仍存在气与能力。)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2.html

阴阳与男女_【中医宝典】

...以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学说解释男女关系的理论。中国古人认为:阴阳是宇宙间相反相成的两种根本力量。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背日为阴,向日为阳,可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把阴阳引申到两性关系后,认为男女的交合不仅是单纯的欲望发泄,而更是阴阳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8.html

明文献学家赵开美和《宋版伤寒论》_【中医宝典】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赵开美是明代著名文献学家。明清学者对他保藏、流传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贡献有高度评价。最为学者赞誉的是他保藏整理的《古今杂剧》和翻刻《宋版伤寒论序》在己亥二十七年,与四十四年丙辰其间相去十八年,则盖是前云开美,后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355.html

平脉法·伤寒论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

http://wenxue360.com/guji/3695.html

平脉法·伤寒论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695.html

共找到39,1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