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回回医学中的重要医著,其中三部问世于元代。 《回回药方》(以下简称《药方》)。中国回族医药学大型综合性典籍,未著撰人,红格明抄本,原书36卷,残存4卷,现于北京图书馆。全文基本上用汉文记述,并夹杂不少阿拉伯、波斯药物名称术语的原文...
...传统的按词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而区分的词的类别 part of speech...
...唯一在《元史》中立有专传的回回医家,他及其家人在元代为回回医药在中国的传播起有重要作用。除了回回医药专门机构外,在太医院、典医监等中国传统的医药机构中,也先后有野里牙(爱薛长于)、铁树、曲抠等多名回回人土人仕并担任领导工作,说明回回人士在...
...医药广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那时的诊所和药店十分讲究“市招”,常借药联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这些药联不仅对仗工整得体,而且雅俗共赏,饶有风趣,体现了中医药的文化意蕴,更展现医家学子的智慧。 如四川内江仁和堂老铺门旁悬挂一副隶书木刻金字楹联...
...有必要谨慎的对待医生和药物。 要想养生,必须要谨慎使用医药,现代人对健康关注度提高的同时,过分依赖医药令人堪忧,要想养生,就离不开医药,这是现代人对养生的一个严重的误区,到底何时该动用医药,中医文化又是如何看待医和药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阿拉伯医药的广泛深入传播与兴盛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且元人统一中国之后,继续奉行南宋时的海外贸易政策,推行少数民族医药共存的方针,回回医药在此得以兴旺发达。 元初,在元朝政府中设有相应的医药机构。元世祖即位后效法汉制在建立太医院之后,于至元...
...卫生部关于成立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的报告。 8月 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提出“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报告说,1959年全国中医36.1万人,西医23.4万人;1977年西医有73.8万人,增加2.2倍,而中医却减至24万...
...西藏藏族人民独特的膳食习惯。在广袤的西藏高原,糌粑、酥油茶、甜茶、奶渣、青稞酒、牛羊肉等历来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因此我们说,营养尤其是充足的营养,是生命开始发展至成年时期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就是说,生命的开始和发展都孕于营养之中,...
...中国回回医学的发展,相伴于中阿医药交流。中阿医药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当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与西域之交流日益频繁,据史料记载张骞曾到达大宛(即今之中亚费尔干纳)、大月氏(即今之阿富汗北部)、大夏(即今之阿姆河南)、康居...
...人员34人。医院门诊部设临床科室6个以及检验、放射、心电图、B超等医技科室,开放病床35张,开展针灸、拔火罐、传统针刺、壮医药线点灸、隔姜艾灸、药灸、药物竹筒拔罐、壮医药物熏蒸(热敷)、推拿按摩等民族医疗技法治疗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