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刺逆从论·素问·黄帝内经

...绝,令人善忘。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帝曰:善。刺五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

http://wenxue360.com/guji/1027.html

四时刺逆从论·素问·黄帝内经

...绝,令人善忘。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帝曰:善。刺五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

http://www.wenxue360.com/guji/1027.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_【中医宝典】

...□ 苏礼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渊薮,其主要著作者为黄帝的医药顾问岐伯以及岐伯学派的弟子们。《黄帝内经》全书162篇中有40多篇的内容涉及研究人体生命的变化规律,探讨衰老的机理,寻找增强生命活力以及防病益寿的方法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09.html

五脏脉象_《灵素节注类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绝而至曰石,阴阳相过曰溜。此表五脏脉象之神理也。五脏具五行之性,而五行由阴阳气化,流行生旺,而成形象,故五脏之气现于脉者如此。鼓一阳者,脉形之鼓动,如《阴阳离合论》所云∶搏而勿浮,命一阳也,钩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ujiezhuleibian/622-10-8.html

四时调摄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气调神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终始,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奇疾不起,是谓得道。春温生之,夏热长之,秋凉收之,冬寒藏之。若气反于时,则皆为疾厉。此天之常道也。顺之则生,逆之则病。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人能执天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02-5.html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阴脉者死。”提出了“阴阳力基本认识的脉象对比方法。具体地运用对比方法,得病机的论述是很多的,例如“辨脉法”中有:“病人若发热,身体痛,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3.html

阴阳学说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阐释宇宙万物万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6.html

中医脉象之迟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临床实践实验等,拟订迟脉的传统形式指标为: 1、迟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迟脉-缓数等脉构成脉象在不同频率方面各种变化的系列。 3、迟脉只以至数言,一息不及四至,三至为典型,并可延伸至一息三至以下。 4、迟脉并不含有频率变化以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5.html

药用金银花质量控制研究_【中医宝典】

...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此领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生物、生态因素的影响 植物体各器官的化学成分含量一般会有所不同,往往可作为药材质量控制的依据之一。山东产忍冬的花、叶、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687.html

四时所宜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饮膳正要》四时所宜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气温,宜食麦,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ishisuoyi.html

共找到334,8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