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散论_【中医宝典】

...流派是“学派”与“流派”的泛称。中医界探讨中医学术流派的著述中有称××学派的,有称××流派的,也有称××医派(医学流派之简称)和××学说的,大多并无严格的区别,直到最近才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实,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辞海》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6.html

阴阳特点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原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学说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7.html

病因病机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机学说是关于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和疾病发生、变化机理的学说。中医学的病因病机学说春秋时已露端倪,而到战国时则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1、病因学说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春秋时秦国著名医生医和为晋侯治病提出:阴、阳、风、雨、晦、明等六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1.htm

我国将大力开展学说和针灸理论基础研究_【中医宝典】

...科技部不久前正式立项,未来5年内投入上千万元进行“络病学说和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这意味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人们的心脑血管疾病。 “我们目的是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开辟治疗心血管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50.html

邓铁涛_振兴中医,不是另起炉--灶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为了中医事业,95岁高龄仍呐喊不止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人民日报记者 姜赟邓铁涛,国医大师,中医界无人不晓。他曾五次上书中央,为中医发展呐喊疾呼。他力主运用中医药介入抗击非典,治愈许多患者且副作用小。非典一役,名扬天下。他说,中医与国家的强盛息息相关,没有国家强盛,就无中医振兴。而今,面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engtietao/1085-1-0.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大量地引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天人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去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东方的特殊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

http://qihuangzhishu.com/44/3.htm

病机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演变的机理三个部分。中医病机学是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把局部病变同机体全身状况联系起来,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来探讨疾病的发展和转变,从而形成了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观。中医病机学认为,人体脏腑之间,不仅生理上而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8-0.html

阴阳的含义_【中医宝典】

...以阐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 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被古代医家所吸收,并与长期所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防治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把阴阳概念全面而系统地运用于医学的医籍,首推《黄帝内经》。 2、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8.html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的医学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伏梁、息积、痈疽、瘰疬、阴阳交等数十种内外科疾病和病证,这标志着中医对疾病的认识逐渐理论化和系统化。五、阴阳五行学说医学中的应用春秋战国时的“阴阳”概念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指两种基本的物质之气,春秋时期人们已认识到阴阳之气的正常与否关系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5.html

中医学体现了时空整体观_【中医宝典】

...中医的指导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都符合时空整体观的基本原则。 阴阳之中,既有空间结构的定位原则,也有年时间节律、四季时间节律、日时间节律的划分,药物的四性也是按照时间气候的节律划分的。所以说,人体结构、生理状态、病理变化、药物治疗的时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663.html

共找到562,5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