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脉象的要素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与全身气血盛衰有关。 (五)脉律:脉律是指脉动周期间隔时间的规律性。在常见脉象中脉律不规则的脉有结、代、促、涩、散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59.html

中医药治疗方案规范研究思路探析_【中医宝典】

...疾病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因为将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运用到中医药治疗方案规范研究中,也将有利于中医药知识的对外传递。 ■纳入症状和舌脉象体现中医基本概念 中医四诊所获得的信息,除包含舌、脉、闻诊的客观信息外,多数是依据问诊而得到的主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66.html

气色脉象合参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既讲声音合参旨.当明脉象合参诊.灵枢曰.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脉.则病已矣.夫所谓相胜相生者.何也.脉胜色.色胜脉.谓之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5-30.html

诸脉相类_《古今医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微与濡、弱相类。极软而浮细曰濡;极软而沉细曰弱;极细而软,无浮沉别者,微脉也。微与涩、结何以别?细而短,又迟于微,来往蹇滞曰涩;细而稍大,常有曰细;细稍长,似有似无曰微。缓与迟二脉相类。缓脉大而慢,迟脉细而衰;缓者卫有余而营不足,迟者...

http://qihuangzhishu.com/613/10.htm

中医这样望闻问切_【中医宝典】

...桡动脉表浅部位触摸,以了解病情的变化。摸脉在手腕后寸口三部位置,中医叫“寸关尺”,左边分别与心、肝、肾对应,右边则与肺、脾胃、肾对应。一般常见的脉象有28种多,如浮、沉、迟、数等,不同的脉象代表不同的症状和疾病。 我们知道,人体内有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5.html

脉象的变动与病(证)的机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系列的影响而无所作为。脉法成为专门学以后,对脉的性质的认识在深人的同时亦趋于固定。脉法就是以各脉的性质与相应的病证配合,即所谓主病,所以在分析病机中活的利用脉象的情况很少得到应用和研究发展。到明清之际才有入发表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意见和经验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7.html

中医是一门艺术_【中医宝典】

...,我以为主要强调中医术的可操作性,而“艺术”,则是突出中医的创造性与灵感罢。 一、中医是诊视艺术。中医把脉是独具特色的,历代医家把人体的脉象归纳为20多种,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有十五六种。切脉,就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脉象,获得不同的病情信息。然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81.html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础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为判定脉象的标准,所谓“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不仅初学者难以掌握,即使在有经验的中医师之间,有时对同一脉象也会作出不同的判断,所以脉诊的客观化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在脉诊客观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重点是探求、研制能全面反映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9.html

气色脉象合参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既讲声音合参旨.当明脉象合参诊.灵枢曰.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脉.则病已矣.夫所谓相胜相生者.何也.脉胜色.色胜脉.谓之相...

http://qihuangzhishu.com/736/33.htm

诊小儿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法进行辨析。 小儿脉象一般只诊浮沉、迟数、强弱、缓紧,以辨别阴阳、表里、寒热和邪正盛衰。三岁以下的小儿,一息七、八至为平脉;五、六岁小儿,一息六至为平脉,七至以上为数脉,四、五至为迟脉。数为热,迟为寒,浮数为阳,沉迟为阴。强弱可测虚实,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共找到544,4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