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①经脉之气结止不行。代,止也。《灵枢·岁露论》:“此两邪相传,经气结代者矣。”②脉学名。系结脉和代脉的总称。泛指缓而不整的间歇脉。详结脉、代脉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10.htm

结代不同_《轩岐救正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每见脱血逢此终不免于死者.是又不拘于常数.总之结脉多生代脉多死耳.濒湖曰∶脉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肾五脏气皆足.五十动而一息.合大衍数.谓之平脉.反此则止乃见焉.肾气不能至则四十动一息.肝气不能至.则三十动一息.盖一藏气衰而代藏之.气代至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xuanqijiuzhenglun/698-13-21.html

气色脉象合参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既讲声音合参旨.当明脉象合参诊.灵枢曰.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脉.则病已矣.夫所谓相胜相生者.何也.脉胜色.色胜脉.谓之相...

http://qihuangzhishu.com/736/33.htm

四诊合参 问诊切诊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凭脉即可知病,更不应妄自否定诊脉的客观价值。 脉诊首先应当了解如何调息,如何下指,以及掌握三部、七诊、九候、五十动的基本要求。三部脏腑取诊法,脉与时令、个体、饮食、生活、情志的关系,正常平脉的形态等,然后才能识别有病脉。 脉象的分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1998.html

结(阴)_《濒湖脉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相类诗』见代脉。『主病诗』结脉皆因气血凝,老痰结滞苦沉吟。内生积聚外痈肿,疝瘕(假)为殃病属阴。结主阴盛病。越人曰: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浮结外有痛积,伏结内有积聚。...

http://qihuangzhishu.com/110/28.htm

“切脉”辩_【中医宝典】

...系统和定义内涵,两者的病名除了少数如疟疾、痢疾等名实皆同外,在大多情况下皆非可以直接对应的同一概念。如西医的糖尿病中医叫消渴,但消渴并不仅仅指糖尿病,故欲以中医脉而准确切出西医的病名是对中医的误解。其次,切脉切的是脉搏跳动的状态,即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06.html

脉学现代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中医脉学的现代发展中,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脉学进行研究,主要探索研究了脉图的描记,鉴别分析,定型以及脉图与切脉的关系。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等等。 但是作为独特诊断方法的中医脉学是中医特色的具体表现。其内容并非局限于单一的脉证关系。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2.html

周仲瑛谈中医诊法技巧_【中医宝典】

...泻火剂,应重用甘温益气品,使气阴渐复,逐步调治而愈。如不察脉象,但见阴虚火旺象,便轻率地用滋阴泻火剂,则气愈虚而阴更难复。非但无功,反而有过,可不慎诸!(郭立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72.html

匿病先兆特点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及早发现气虚先兆。再如根据中医脉象理论及内脏体表相关学说,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也是可以发现隐证的。余曾遇一舌麻患者,根据“舌为心苗”建议其做心电图而发现冠心病,可见充分应用中医诊察手段是能掌握匿病先兆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2.htm

单手诊脉是脉诊的最大误区_【中医宝典】

...。纠正脉诊里的误区——“单手诊脉”,是到了迫在眉睫之时了,绝不能让“单手诊脉”的误区以误传误而泛滥下去,不使国粹中医“诊脉”蒙灰。(童益本)D4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58.html

共找到544,4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