芤伏牢革诸歌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方歌】浮沈无力曰濡,中取无力芤脉看,沈极筋骨为伏脉,浮沈极力革牢参。【注】浮而无力谓之濡,沈而无力谓之,浮沈有力,中取无力,状如葱管,谓之芤脉。沈极推至筋骨,按而始得者,谓之伏脉。浮而极有力者,谓之革。沈而极有力者,谓之牢...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524.htm

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心主血,包括血和两个方面,为血府,心与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因而形成脉膊故能心动应指,脉动应指,心脏有规律的搏动)和血液在管内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

http://qihuangzhishu.com/92/23.htm

相兼、真脏及主病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脏是指疾病危重期出现的脉象,以无胃、无神、无根为特点,又称“败”、“死”、“绝”等。根据其主要形态特征,大致可分成三类: (l)无胃: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提示邪盛正衰,心、肝、肾等脏气外现,是病情危重兆。 (2)...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0.html

二十八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二十八为较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 【二十八】 较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通常指的是: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音抠)、革、牢、濡、、散、细、伏、动、促、结,代、大。二十八条经脉。《灵枢.五十营》:「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58.html

脉象缓、洪、细、促、结、代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缓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来和缓,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 缓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来和缓,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湿证,或病后复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2.html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气、血对脉象的影响以气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气属阳主动,血液的运行全赖于气的推动,的"壅遏营气"则有赖于气的固摄,心搏的强弱和节律亦赖气的调节。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对脉象的影响以气的作用更为重要,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2.html

心与、面、舌等的关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中医早就有“心主身血脉”的说法。 心主血,血有营养作用,血在中运行,而心与血脉是密切联系的。 心推动血在中循环,故心气的强弱、心血的多少,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 如心血强盛,则多缓和有力、节律调匀; 若心气虚或心血少,则脉象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7.html

脉象_【中医宝典】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沉取应有力。常见病有浮、沉、迟脉、数、虚、实、滑脉、洪脉、细、弦等。 浮: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气鼓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5.html

何为体脉率幅?_【中医宝典】

...无力分之。 代者,因寒暑更迭而代者,此为常。若脏气衰,他脏气代亦更代,动而中止不能还,因而复动。 变化多端。无非是构成脉象的七要素变动。七要素的变动,无非是气血的变动。气血之所以变动,无非邪扰和正虚两类。故气血为脉理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2.html

脑充血兼腿痿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无力,痿坐于地,人扶起坐床沿休息移时,自扶杖起立,犹可徐步,然时恐颠仆。其左部弦而甚硬,右部弦硬且长。 【诊断】 其左脉弦硬者,肝气挟火上升也。右脉弦硬且长者,胃气上逆更兼冲气上冲也。因其脏腑间气化有升无降,是以血随气升充塞于脑部作疼...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49.html

共找到550,8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