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已病治未病论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6-7.html

亚健康中医支招_生活常识_亚健康_【中医宝典】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当今世界上有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而调治亚健康状态则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医治未病与亚健康 中医学认为首先是“消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其次才是治病。这里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3892.html

中医调养亚健康_生活常识_亚健康_【中医宝典】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当今世界上有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而调治亚健康状态则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医治未病与亚健康 中医学认为首先是“消患于未兆”、“济羸劣以获安”,其次才是治病。这里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3904.html

增进健康靠自己_《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健康是福,无病是乐”,反映了人们谋求健康的愿望。长期来,在增进健康的努力,人们往往依赖于医生、药物或医疗设施,较少重视自身潜能,以致使本来可以预防或避免的疾病难以幸免,降低了健康水平,失去了原本可以延长的寿命。在日常生活,有些人被...

http://qihuangzhishu.com/1046/3.htm

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的科学,是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数量特征的重要工具。合理的统计分析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及医疗卫生实践和居民健康状况研究,都需要根据设计去搜集、...

http://qihuangzhishu.com/960/478.htm

为何冬吃萝卜夏吃姜_【中医宝典】

...适量食萝卜,可以补虚助阴。笔者认为此说欠妥:一是这句谚语并不只是针对阳虚或阴虚之人,而是针对所有健康未病之人的防病保健措施;二是萝卜仅具下气宽、消积导滞,止咳化痰等功,似乎并无补阴之效。 首先说一下夏季为什么要吃姜。夏季气候炎热,人体为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620.html

《黄帝内经》中的暑天养生与防病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病夏治,是因为冬天人体的阳气比较弱,冬季阳气较弱,所以防病、抗病的能力就降低了,如果我们夏天的时候就开始顾忌它,让人体的阳气增强起来,在冬天阳气下降的时候,由于已经顾护了阳气,就可以抵御邪气让人体发病减少。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治未病之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55.html

治疗观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未病先防,是指在健康未病态时,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并形象地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0.html

医治近视优缺点_【中医宝典】

...抽不出时间去做专业按摩治疗。做穴位按摩要经常坚持才行,不做巩固治疗,仍会反弹,导致前功尽弃。 方法6: 电磁疗法 优点:采用了传统医学的观点,通过对眼部穴位的刺激来期望对近视产生治疗作用。这类产品确实对眼部的血液循环、睫状肌的放松起到了一定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34.html

我感觉很健康,为什么也需要做健康体检_就医指南_健康体检_【中医宝典】

...萌芽状态祛除掉,不让它形成疾病,甚至可以根治,特别是肿瘤,一但发现可疑线索,经进一步检查确诊,就能通过早期治疗,达到完全可以治愈的目的。 可见健康与否,不能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当今医学已发展到基因研究了,有很多先进的手段和精密的检测仪器能够...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1288.html

共找到333,6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