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吸取了国外的用药经验、处方、药物,甚至医学理论。这些相互间的交流,对发展丰富中国医药学,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促进世界医学发展也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据《隋书》新、旧《唐书》等记载,其时与我国有过交住的地区国家有九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7.html

民族医学史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些差别,“胡”不仅包括汉族以外的其它民族,甚至连邻近国家或中国以外的其它民族国家,一概以“胡”字概括之,而不是专指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言。1949年以后至1980年这一段时期,在党的民族政策中医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民族医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4.htm

从“取消医”反思医学的现状与未来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试图促进中医的繁荣发展,这无疑是良好的主观愿望。然而,自全国县县以上均相继组建医院,各地纷纷成立中医学院以来,在落实计划具体措施等方面却很不细致、很不得力,实有放任自流之弊。 坦而言之,目前的中医药学中医药界(执业人员),的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10.html

中医在西方将带来一场医学革命_【中医宝典】

...长期生产生活与疾病做斗争经验的积累;中医是一种文化,而不单单是医学。 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995.html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医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86.医学杂志,1922,(8):81~86)。请愿书全文很长,最后提出八条具体措施,即设立中国医药书编辑社;开设医院;开设中医补习学校;规定诊察手续立案程式;删补丸散膏丹暨各种药品;设立医药藏书楼、药品陈列所;设药品化验所;编辑医学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6.htm

哲学的党性的解释_哲学的党性的意思出处_汉语词典

...也称“哲学的党派性”。指哲学存在着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斗争。在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与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

http://hanwen360.com/c/64040.html

清末时期的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而已。一般的学制为3~4年,后期增至5年。课程设置有化学、生物、物理、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药物学,教学内容集中在生理、解剖、化学、外科药物学,并且以实用性为主,以中国社会流行且中医较难医治的疾病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5.htm

金元医学争鸣创新的评价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理论。意识形态学术领域某种理论研究风气的影响。宋代盛行的运气学说流传到金朝,引起了特殊的反应。金朝医家敢于提出运气古今有异,故疾病发生种类、性质也有不同等观点,摆脱了旧有常规来思考问题,他们充分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有关方法对中医基本理论六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1.htm

发展中医学要有创新思维_【中医宝典】

...皆准的亘古不变的真理。现代科学的昌明未来科学的发展不可能都是在《易经》的指导下产生的。因为《易经》的哲理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充实发展。 (二)整体思想的“无穷嵌套”、“阴阳之复有阴阳”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哲学精髓。中医作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8.html

中西医结合产生的社会背景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西医学习中医人员,其中大多数是以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技术骨干、学术带头人。近年来,有两位西学人员被光荣地分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首先于1955年12月在北京成立了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即现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院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58.htm

共找到1,035,2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