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历史-中医药学的文明史_【中医宝典】

...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 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所罕见的。中国古典医籍数量之大,名医辈出,人数之多,在同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7.html

皮肤病和性病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性病方面1918年王吉民著“中国梅毒之起源”及“中国淋病的起源”,探讨了我国性病的历史。1923年,广州市群众共5000人举行大游行,向社会呼吁,要求废除娼妓制度,取消妓女许可证。伍连德在1926年北京中华医学会上,报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27.htm

医学史的概念_【中医宝典】

...史学在概念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中国医学史历史悠久,它是研究中国医学本身发生发展历史的学科;中国医史学则是以中国医学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元科学。它是研究中国医学史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要把历史本身研究和把研究历史学科作为对象的研究混为一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6.html

辽夏金元药物学和方剂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牡丹皮、巴豆、当归、细辛、知母等中国特产药物,还有一些由阿拉伯经中南亚、欧洲、非洲传入,早已被中医习用的中药,如无花果、石榴、安息香、乳香、没药等,书中残存医方涉及内、外、妇、儿等科,还有制药技术的记载,其中对骨科的记载尤为突出。金元时期的方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5.html

主要西医药期刊的创办和发行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贾米森(JamiesonRA.)主编,半年刊,刊载海关医务官及其他医师在中国所作的疾病调查报告和医学论文,1904年休刊,1911年改为小册子出版了1期而终刊。该刊是研究近代我国医学发展概况和流行病学的宝贵资料。现在公认最早在我国由医学机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0.htm

生理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西方生理学的传入19世纪中叶,西方生理学随着医学被再度传人中国。最早的是1866年广州博济医局附设的南华医学校开设生理学等课程。同文馆于1872年春也开设了生理医学讲座。李鸿章于1881年设立的北洋施医局也教授解剖生理课。最早的解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14.htm

“2008中国回族医药学术研讨会 ”在银川举行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成果和宝贵经验,回族医药研究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展望等,有13篇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 回医回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族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吸纳中国传统医药文化,融汇伊斯兰医学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医学文明成果,近年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46.html

眼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扩张,丝球体多位于肝肾两廓,所以结膜微循环障碍可反应脏腑的变化。这就提示我们应针对相应的脏腑病变进行治疗,可以利用活血化瘀之法,改善微循环。对眼科疾病活血化瘀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注目。活血化瘀是中医的基本治法之一,近年来在医学领域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99.htm

方舟子:我反中医不等于反中国传统文化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人一样,我小时候也是看过中医、喝过中药的。我很清楚地记得我最后一次看中医的情形。那大概是我上高一的时候,不知为何发起了高烧。我那时候因为喜欢上了生物、医学,看了一些有关的科普书籍,知道中医所说完全没有生理解剖基础,毫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39.html

老年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现代老年医学工作起始于五十年代中期,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先成立了老年医学研究室,同时北京医院、武汉医学院等开展了长寿调查,为起步阶段付出了巨大贡献。而有组织的研究是196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一届老年学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4.htm

共找到392,6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