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著作。又名《新镌医论》。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医论著作。又名《新镌医论》。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我国针灸历史非常久远,由于冶炼事业的发展,开始有了金属针,是在砥石、砭针基础上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医缓曾对针灸治疗的宜忌作了一定的论述。秦越人以砭石弹刺奏武王面部痈肿,并和弟子子阳、子豹一起“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治疗虢太子的“尸...
...在日前召开的“2006国际中医药肿瘤大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肿瘤)主任林洪生教授发表了“中医肿瘤规范化研究与循证医学”的书面发言,强调中医治疗肿瘤应尽快规范化,并制定出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指南。 目前...
...陈苓兼泽杏,水留成积总能医。乌梅证(方见伤寒) 痛因腹内有蛔虫,湿气中湮大可攻,丸用乌梅真善法,扫平此患着奇功。浓朴七物汤(证附) 痛因食积拟何方,枳朴桂枝共大黄,再用生姜兼草枣,法宜温下胃无伤。五苓证(方见伤寒) 水饮停留在腹中,时时疼痛总...
...粤自轩岐立言,仲景立法,遂为后世医学之祖。而《伤寒》一书,尤无法不备,无病不疗,洵为医林之至宝。但注《伤寒》者,不下百余家,纷纷聚讼,互相抵牾,抑且篇章次第,任意倒乱,致令阅者心迷目眩,莫得适从。余读徐氏《伤寒类方》,见其从流溯源,芟除...
...医论著作。清·王德森撰于1853年。全书载证治杂论十四篇,多从病证误治分析,辨论明确,颇能举一反三。对不究病因、不问病状,概以平稳方药治疗的态度尤为反对。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现存1853年作者自刻本等多种版本。...
...医论著作。清·王德森撰于1853年。全书载证治杂论十四篇,多从病证误治分析,辨论明确,颇能举一反三。对不究病因、不问病状,概以平稳方药治疗的态度尤为反对。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现存1853年作者自刻本等多种版本。...
...缺牙是指因腭裂而未长出的切牙。属于病理现象。另外还有一种家族性缺牙,多为第3磨牙(智齿),其次是上侧切牙和下腭磨牙前的第2双尖牙。在青春后期,颌骨发育到接近成人大小。但有些人颌骨还不够大,没有足够位置供智齿萌出。智齿就会阻生在颌骨内,向...
...调理,余证在阳,医反下之以攻阴;余证在阴,医反汗之以攻阳。以此百脉一宗,各不得解,无复经络传次,似寒又无寒,似热又无热,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有时又或强健,但能睡卧不能行,口作苦味,药入即吐,有如邪祟,治以百合为主,以其能和百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