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丸治九种心痛∶虫痛、疰痛、风痛、悸痛、食痛、饮痛、冷痛、热痛、往来痛。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在心胸,并冷肿痛,上气,落马坠车,瘀血等疾。附子(三两,炮去皮脐) 野狼毒(炙香) 巴豆(...
...《匕部》 5191、匕部:匕:相与比叙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凡匕之属皆从匕。 5192、匕部:匙:匕也。从匕是声。 5193、匕部:𠤏:相次也。从匕从十。鸨从此。 5194、匕部:𢺵:顷也。从匕支声。匕,头顷也。《诗...
...孔,治鼻宿息肉,愈。 东向坐,不息四通,琢齿无数;伏前侧坐,不息六通,愈耳聋目眩。还坐,不息七通,愈胸中痛咳。 抱两膝,自企于地,不息八通,愈胸以上至头耳目咽鼻疾。 去枕,握固不息,企于地,不息九通,东首,令人气,上下通彻。鼻内气,愈羸弱,...
...苞片鞘状,红褐色;花瓣5,白色。 【生境分布】生于水沟边。 【性味】性温,味辛微甘。 【功能主治】通经,治痨伤。 【附方】①治月经不调(小腹胀痛):九枯牛三至五钱,大马蹄草三钱。煎酒服。②治痨伤:九枯牛一两,大血藤、小血藤各五钱。泡酒服。 ...
...三部俱缓脾家热.口臭胃翻常呕逆.齿肿龈宣注气缠.寒热时时少心力.缓脉属土.三部俱缓.则为土太过矣.故曰.脾家热.脾开窍于口.故口臭.经脉篇云.脾虚则吐.故胃翻常呕逆也.脾与胃相连.胃之经脉.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故曰齿肿龈宣...
...《履部》 5404、履部: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夊,舟象履形。一曰尸声。凡履之属皆从履。 5405、履部:屦:履也。从履省,娄声。一曰鞮也。 5406、履部:𡳸:履下也。从履省,歴声。 5407、履部:𡱣:履属。从履省,予声。 ...
...《儿部》 5428、儿部:儿: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在人下,故诘屈。”凡儿之属皆从儿。 5429、儿部: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读若夐。茂陵有兀桑里。 5430、儿部:儿:孺子也。从儿,象小儿头囟未合。 5431、儿部...
...三部俱迟肾藏寒.皮肤燥涩发毛干.梦见神魂时入水.觉来情思即无欢.肾主水.水之性也.寒迟脉为寒.三部俱迟.则知其为肾藏寒也.肾主五液.肾病则无津液以荣养皮毛.故皮肤燥涩.发毛干也.水阴寒之物也.梦入水.从其类也.经云.肾病者虚.则意不乐.故...
...之地。仅二十分之一也。 禹别天下为九州,三代因之。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汉分为十三部,一部六郡。晋分为十五道。唐十道。宋四京,二十三路。元十一省,二十三道。国朝,两京、十四省,后因弃安南,实十三省也,郡共一百六十,州二百三十四,县共...
...吴小城白门,盖吴王阖闾所作也,至秦始皇,守宫吏烛燕窟,失火烧宫,而此楼故存。 《晋宫阁名》曰:总章观,仪风楼一所,在观上,广望观之南。又别有翔凤楼。 《赖乡记》曰:老子庙有皇天楼九柱楼静念楼,皆画仙人云气。 袁彦伯罗山疏曰:仰望石楼,眇然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