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法_《黄帝明堂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着火疗病,历春夏秋冬不较者,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疮不发者,用故履底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 灰火中煨热,拍破热慰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mingtangjiujing/913-5-8.html

瘰穴歌_《刺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瘰 隔蒜灸法宜,先从后发核起,到初发母核止,多着艾火效无匹。〖注〗瘰 隔蒜灸法,用独蒜片先从后发核上起,到初发母核而止,多自效。瘰 穴图(图)...

http://qihuangzhishu.com/772/168.htm

疮调治歌_《刺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疮不发气血竭,七日发脓病必除,发后膏贴防外袭,薄连葱荽净疮污。〖注〗凡诸病,疮应发不发,是其气血大亏,不必复,即亦多不能愈。过七天之后,艾疤发时,脓水稠多,其病易愈,以其气血充畅,经络流通也。发后贴膏药者,防其六淫外袭也。如疮...

http://qihuangzhishu.com/772/189.htm

汪慧敏隔药饼结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不洁或房室所伤,防范不慎,外邪乘虚而入,日久邪气结聚胞室,留滞下焦,阻碍气血运行,形成湿、热、瘀留而不去,聚而不散,虚实夹杂而发为本病。 隔药饼是艾灸、中药、经络、腧穴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利用艾炷燃烧的热力,加速血液循环,药物发散走窜,通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771.html

足三里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 在此穴施能预防疾病、祛病延年,古人把三里又称为长寿之,是成年人保健的要穴。由于施灸方法不同,又分为足三里温和和足三里瘢痕。 足三里温和: 将艾卷点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48.html

古代中医心理疗法_中医疗法特色疗法_【中医宝典】

...九牧林医家导读:在我国古代中医中有没有运用心理疗法?回答是肯定有。 不信,这里我讲讲中国古代中医的一些心理疗法趣闻,以帮助朋友们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医历史。 一、激怒疗法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492.html

蛇蝎蜈蚣蜘蛛咬伤歌_《刺心法要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蛇蝎蜈蚣蜘蛛伤,实时疼痛最难当,急以伤处隔蒜,五六十壮效非常。〖注〗凡蛇、蝎、蜈蚣、蜘蛛咬伤,痛急势危者,急用艾火于伤处之,拔散毒瓦斯即安;或用独蒜片隔蒜之,二三壮换一片,毒甚者,五六十壮。...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xinfayaojue/772-11-18.html

痞根穴歌_《刺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二椎下痞根穴,各开三寸零五分,二穴左右七壮,难消痞块可除根。〖注〗痞块痞根穴,其穴在脊之十二椎下,旁开三寸半。痞块多在左则左,在右则右,如左右俱有,左右俱之。痞根穴图(图)...

http://qihuangzhishu.com/772/158.htm

瘢痕(化脓)_灸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艾炷的一种方法。将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体表部位)上燃烧,后局部贴以药膏,促使局部化脓,产生水泡,最后结痂,形成瘢痕。这种灸法的缺点是病人的痛苦较大,现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anhenjiu_huanongjiu-804.html

气功疗法与心理疗法有何异同?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气功疗法与心理疗法有何异同? 心理治疗自古就有。从广义上讲,凡是医生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技巧,通过语言、文字、表情、姿势、行为以及周围环境的作用,对患者启发、教育、劝告和暗示,提高病人的感受和认识,调整病人的情绪,从而达到改善心理障碍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68.html

共找到33,6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