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诗卷一_《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菖蒲花。乃歌曰云云。遂建菖蒲寺美之。〗 菖蒲。新野乐。○《御览》百六十八。 ☆高允〈允。字伯恭。渤海�人。献文末。授怀州刺史。太和二。拜镇军大将军。领中秘书事。加光禄大夫。太和十一卒。九十八。有集二十一卷。〉【罗敷行】 邑中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410.html

回族医学史话一)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著作,成书于哈里发穆尔时代,他的另部著作是《食物的力量及益损》和《草药的功能及益损》”。在哈里发奥马尔时代公元717至719还请精明医生充当教育和医学顾问。倭玛亚王朝的另一个哈里发哈立德·叶其德是第一个将希腊文天文学、医学、化学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70.html

南北朝时期名医辈出的徐氏家族_【中医宝典】

...公元420~589,史称南北朝时代。在短短的170时间里,中国分裂成南朝和北朝个国家,而南朝历宋、齐、梁、陈4朝,北朝历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5代。尽管当时山河破碎,民怨沸腾,但却涌现了书法家郑道昭、地理学家郦道元、医学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17.html

晚清时期我国的中医药教育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近代中医教育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晚清时期,从清同治元年1862京师开设同文馆、太医院教习厅复设医学馆,至光绪末年各地出现的中医社团组织,为官办医学教育延续及民办中医教育之兴起。 第二阶段北洋政府时期,从民国二(...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41.html

十三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接骨、伤寒、金镞、按摩、祝由。隆庆五公元1571十三科又改作十一科。最早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可追溯至北宋熙宁九公元1076。此时的十三科为:大方脉、风科、小方脉、针、灸、口齿、咽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37.htm

北朝的解释_北朝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泛指北方的王朝。如晉人對契丹、宋人對遼金之稱。 新五代史.卷十七.晉家人傳.高祖皇后李氏傳:「昔先帝起太原時,欲擇一子留守,謀之北朝皇帝。」 西元386∼577​從北魏統一北方開始,到隋文帝滅北周為止,歷經北魏、東魏、西魏、...

http://hanwen360.com/c/16064.html

梁诗卷十七_《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为名器。则此诗当为刘绥所作。绶亦绥之讹。 【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 【秋夜】 楼上起秋风。绝望秋闺中。烛溜花行满。香燃奁玉台作{�敛}。欲空。徒教《类聚》作交。行泪。俱浮妆上红。○玉台新咏八。《类聚》三十二作秋闺诗。《诗纪》九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396.html

宋诗卷一_《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女萝依附松。终已冠高枝。浮萍生托水。至死不枯萎。伤哉抱关士。独无松与期。月色似冬草。居身苦且危。幽生重泉下。穷冰与澌。多谢负郭生。无所事六奇。劳为社下宰。时无魏无知。○《乐府诗集》八十六。 【春芳诗】 桃柳发�荣。丹绿粲郊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361.html

厍·百家姓

...这个官职历史很久,所以子孙就以官职为姓氏。望族居于括苍。这个姓氏是以浙江的天台山和山一带为中心,进而繁衍遍布全国。另一支厍姓来自少数民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量的鲜卑族人涌入中原,其中复姓厍门氏、厍狄氏,以及三个字的库傉官氏受汉族影响,改为...

http://wenxue360.com/guji/2677.html

脉学的总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脉学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脉学知识,并有许多创造发明,是中医脉学诊断学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梁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尚著录十余种脉学著作虽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4.htm

共找到806,5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