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东汉时期6药物学理论形成_【中医宝典】

...药物学专书出现。但这些书后来大都散佚了。 “本草”一词最早见于汉书·楼护传。楼护是汉成帝时期公元前32至公元前7年人,据楼护传记载,“护少随父为医长安,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汉成帝建初二年公元前31年即有了“本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62.html

中医生命智慧——读<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_【中医宝典】

...□ 李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 人生命是最宝贵。追求生命健康延续、愉快存在是人类永恒向往和追求。中医药学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健康渴望而产生,并通过不断发展,其对人体生命认识能力和保护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作为健康之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15.html

中医四大经典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以上仅仅是从大多数学者看法上加以归纳分析所做判断。其实还可以从黄帝内经哲学思想、理论体系、内容特点、先秦古韵等诸方面论证黄帝内经绝大多数篇章也即黄帝内经主体部分成于战国。限于篇幅,这方面论述只好从略了。 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5.html

难经难经脉法几个有关问题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灵枢有不同,素问灵枢本身亦可以有不同,即在一篇之中,亦可以说法迥异,这在古书是常见现象,不足为怪。今本内经以外,古之医经,号称内经叉不止一家见救志,甚至于素问灵枢是不是黄帝内经,亦还是个问题。因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6.html

灵枢简介_【黄帝内经】

...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灵枢又称针经九针,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一部分。 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在针灸学上有绝对权威。明代马马莳编灵枢注...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9.html

中医历史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国家药典。它比欧州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1.html

世界最早医学校_【中医宝典】

...分医学系和药学系差不多。医学又分四大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包括伤科和咒禁科,这与现在医学系中设置一些专业差不多。四科之中,医科最大,总共有164人。 其中医师20人,医工100人,医生40人,典药2人,医博士1人,医助教1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37.html

中医文献学研究典范_【中医宝典】

...关键词: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内经学 书评 ――读〈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中国传统医学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国内外学术界,在保障中国和世界人民健康方面所发挥作用,正引起人们强烈兴趣,发挥越来越大作用。今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2.html

中医词典拼音H:第七篇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以前古代哲学。黄帝内经,流传甚广,传本也较多,其中以素问九卷两个传本系统最具代表性。公元六世纪,全元起对素问进行了全面注释。但由于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唐宝兴元年公元762年启玄子王冰对素问重新加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1-7.html

黄帝内经丛书分类_【黄帝内经】

...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年),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1.html

共找到1,112,9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