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分卷介绍_【黄帝内经】

...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黄帝内经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5.html

试论淮南子医学内容_【中医宝典】

...关键词:淮南子 文献研究 预防医学思想确能启迪后学,这与黄帝内经中“病已成而后药之”,其理相同。 论药物,首重实践 该书对药物记载注重实践,从药物采集、炮制及品种鉴别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首先,采集药物要亲口尝试。如修务训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0.html

内经中的情志养生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重要组成部分,内经涉及情志生理病理及其运用内容不胜枚举,其养生学说至今仍有鲜活生命力。 乐观愉悦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要保持内心平静和愉快,不因物欲影响心情。如能做到“外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94.html

中医四大经典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一向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称。黄帝内经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肇启我国临床医学之端;神农本草经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6.html

素问名称由来_【黄帝内经】

...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苛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 素问之名,义或由此。”人是具备气形质生命体,难免会有小大不同疾病发生,故以问答形式予以阐明,这就是素问本义。隋杨上善整理内经,迳称为黄帝内经太素是颇有...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2.html

黄帝内经主要内容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68.html

以毒攻毒--免疫思想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治病方法。 我国最古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然而,有趣是,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于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先驱,竟是醉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94.html

内经睡眠理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五脏藏精、舍神,中有气化以沟通,建构了以五脏功能为寤寐基础学术体系。 黄帝内经认为,睡眠是以神活动为纲纪,营卫二气出入运行为枢机,阴阳跷脉气血流注为兆始,五脏生理功能(藏精化气生神)为根柢重要生命活动。 心主藏神 神贵安宁 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47.html

医药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已失传,其中方伎略汉书·艺文志中有较全面收录。将方伎类书目分为4种:(一)医经“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书目有:黄帝内经18卷、外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2.htm

养生看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李文)2008年图书排行榜前列几乎全被养生书籍占据。当大家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简单却又神奇养生知识吸引时,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来自中医。 曲黎敏十年前就应一家出版社之邀把黄帝内经翻译成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1.html

共找到1,085,7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