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又名陶氏伤寒全书。六卷。明·陶华约撰于十五世纪中期。此系陶氏所撰六种伤寒著作,每种列为一卷。①伤寒琐言:乃陶氏学习研究伤寒的随笔记录;即名“琐言”,自非系统工作。②伤寒家秘的本重点论述伤寒若干病证以及风温、湿温、...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5.htm

伤寒六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又名陶氏伤寒全书。六卷。明·陶华约撰于十五世纪中期。此系陶氏所撰六种伤寒著作,每种列为一卷。①伤寒琐言:乃陶氏学习研究伤寒的随笔记录;即名“琐言”,自非系统工作。②伤寒家秘的本重点论述伤寒若干病证以及风温、湿温、...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5.htm

温热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注本即本于此,名为叶天士温热论,收入医门棒喝中。温热论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和“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72.htm

温热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注本即本于此,名为叶天士温热论,收入医门棒喝中。温热论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和“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6.htm

冠心病患者——防心梗的重点人群_【中医宝典】

...患者常被剧烈的胸痛惊醒。 4.突然出现胸闷不适,在活动时感到心悸气短、烦躁不安,还有的表现为牙痛、胃痛,且疼痛有增无减。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某一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即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急性心梗,关键是做好预防,重点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280.html

师说作者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24.html

温病条辨医方撮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清·杨璇撰,黄惺溪纂。刊于1841年。本书系黄氏将杨璇寒温条辨一书予以提要撮精编撰而成。书中辨析伤寒、温病、温疫之异,并重点地介绍温热病多种病证的辨证治疗和方药,卷末有临床较常用的温病十五方及可供参考的附方三十余首,均...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09.htm

温病条辨医方撮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清·杨璇撰,黄惺溪纂。刊于1841年。本书系黄氏将杨璇寒温条辨一书予以提要撮精编撰而成。书中辨析伤寒、温病、温疫之异,并重点地介绍温热病多种病证的辨证治疗和方药,卷末有临床较常用的温病十五方及可供参考的附方三十余首,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75.htm

共找到469,8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