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度》 1、骨度: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2、骨度: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
...《卫气行》 1、卫气行: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歧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
...《山海经》 8、《海外北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9、《大荒东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10、《大荒西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11、《大荒南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12、《大荒北经》原文-出自《山海经》 13、《海内经》原文|注释|译文...
...医经著作。二卷。明·李中梓辑注。刊于1642年。作者以《内经》卷帙浩繁不易卒读,于是将《黄帝内经》一书的重要内容加以选录,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类。结合基础、临床理论加注阐析,遂成此书。分类简、选文精、注释...
...医经著作。二卷。明·李中梓辑注。刊于1642年。作者以《内经》卷帙浩繁不易卒读,于是将《黄帝内经》一书的重要内容加以选录,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类。结合基础、临床理论加注阐析,遂成此书。分类简、选文精、注释...
...医经著作。二卷。明·李中梓辑注。刊于1642年。作者以《内经》卷帙浩繁不易卒读,于是将《黄帝内经》一书的重要内容加以选录,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类。结合基础、临床理论加注阐析,遂成此书。分类简、选文精、注释...
...《平人绝谷》 1、平人绝谷: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言其故。 2、平人绝谷: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 ...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 《黄帝内经》这种强调饮食结构要多元的养生思想,按照现代医学的理论分析,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现代养生保健仍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总之,饮食养生的最基本要求是饮食结构合理,...
...《五味论》 1、五味论: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挽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九针论》 1、九针论: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歧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