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三十二卷。清·刘若金撰。刊于1700年。作者依本草纲目的分类次序,编集691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30部。精选每种药的传统论述并各家学说,尤其重视用阴阳升降的理论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解释药性,而且注重前人临床实践的总结,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41.htm

中风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中风多用于偏瘫、口眼歪斜等症状的治疗。 杨敬斋针灸全书 作者:明·陈言 年代:1591年 版本:明万历刊本 收藏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 针灸问答 作者:佚名氏 版本:明抄本 收藏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藏 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82.html

怎样针灸减肥才科学_【中医宝典】

...认清执业资质 目前,不少只持有生活美容护理证、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减肥机构也在开展针灸减肥等医疗项目,这是违法的。林少贞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针灸减肥时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看清所选择的美容院或减肥机构是否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832.html

李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唐代官吏(764-830年)。知医,字深之,赞皇(今属河北)人。尝官至尚书左仆射、赵郡公等。后死于兵变。平生好医,公余编集兵部手集方三卷,未见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240.htm

针灸源地,手法别备_【中医宝典】

...针灸,历来就是中医学之瑰宝,由于它简单便捷,效如桴鼓,而扎根民间,深受病家欢迎。浙江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原始社会),如二千多年前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有“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治宜砭石”的记载,“砭石”就是最早的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4.html

官方教育--明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一科。 明代所设立的太医院是国家级的医药教育机构,据明史·职官志载:“太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十三科,医官、医生、医士专科肄业。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5.html

针灸美容的作用_针灸美容_【中医宝典】

...:红炉点雪中说:“颜色憔悴,良由心思过度”。故中医理论把颜面气色、性格情志和脏俯功能做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即面色本身可以反映人体脏俯功能以及性格特征,这也是中医针灸用于驻颜美容的深刻原理所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929.html

此事难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程度上反映了李杲的学术思想。现存初刻本,元明清多种刻本,医统正脉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965.htm

此事难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程度上反映了李杲的学术思想。现存初刻本,元明清多种刻本,医统正脉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52.htm

灸法概述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历代出现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如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则弃针而言灸,可见当时对灸的重视。以后从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74.html

共找到469,4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