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之寄的解释_北门之寄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指负军事重任。 旧唐书·李自良传:“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上谓之曰:‘卿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上方勤西顾之忧,公特任~。宋·岳珂桯史·吴畏斋谢贽...

http://hanwen360.com/cy/24916.html

上韩昭文论山陵书苏洵_史书_【文学360】

...四月二十三日,将仕郎、守霸州文安县主簿、礼院编纂苏洵,惶恐再拜上书昭文相公执事:洵本布衣书生,才无所长,相公不察而辱收之,使与百执事之末,平居思所以仰报盛德而不获其所。今者先帝新弃万国,天子始亲政事,当海内倾耳侧目之秋,而相公实为社稷柱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14.html

张益州画像记评析_【古诗文大全】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辩力。欧阳修称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61.html

卷一五一·书简卷八_文忠集

...。今日食后就寝,方觉,拥被卧读太白集。忽辱惠佳篇,岂胜感愧。当亦牵强为报,恐滞使人,且此为。 答黎宗孟〈醇〉一通〈熙宁二年〉 某。近遣家兵至万寿奉迎,有书,计达。专人惠教,乃承路中得疾,问来人,不能详言。即日必惟已获痊安,旅中有疾,...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300.html

史论苏洵_史书_【文学360】

...史论上: 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檮杌。檮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作愈大。是以因史修经,卒之论其效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9.html

卷四·聚书篇六_金楼子

...初出ト在西省,蒙敕旨赉五经正副本。为琅琊郡时,蒙敕给书,并私有缮写。为东州时,写得三国志晋书,又写刘选部孺家通直彦远家书,又遣人至吴兴郡,就夏侯�写得书,又写得虞太中阐家书。为丹阳时,请先宫书,又就新渝上黄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96.html

束缊还妇的解释_束缊还妇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宋·秦观馆职:“束缊还妇,虽蒙假借之私;惩羹吹虀,尚虑谴诃之及。”...

http://hanwen360.com/cy/385649.html

苏轼列传_史书_【文学360】

...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6.html

梧桐真不甘衰,数叶迎风尚有声。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宋辽金张耒的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类型:四季 植物 人生原文如下: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数叶迎风尚有声。...

http://wenxue360.com/mingju/2886.html

什么是三苏?_文学家_【文学360】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40.html

共找到469,1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