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诊脉 破解难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但西医的检验结果可作为参考,却代替不了中医的望闻问切。 张仲景讲:“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我们中医从脉上观证,诊脉是中医的特色,这么重要的一点特色不掌握那怎么能行。 怎样能平好脉呢?难经言脉法,一呼一吸脉行六寸,临床练久了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89.html

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名医别录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疝瘕,口疮,脐伤.一名经新修本草味甘,平,无毒。主心腹疝瘕,口疮,脐伤。一名经。 目录 名医别录 新修本草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名医别录 味甘,平,无毒....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huangbian.html

脉_医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因其变,而察其情。设不明此,非惟失经旨之大义,即于脉象之吉凶,皆茫然莫知所矣,乌足以言诊哉?(类经)神力诊脉,以有力无力二者为分辨,人皆知之。至于有力中求无力,无力中求有力,非上智莫能察也。有力中求无力,则无力者,乃其真元虚弱,而有力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u/472-12-3.html

脉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卢子由)上古以三部九候决死生,是遍求法;以人迎、寸口、趺阳吉凶,是扼要法。自难经独取寸口之说行,而人迎趺阳不参矣。脉理大纲,不外阴阳十种。阴阳配偶,惟见五端。浮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涩是脉气,动弦是脉形,数迟是脉息,不得概以脉象视...

http://qihuangzhishu.com/472/57.htm

中热条八条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散,服之神清即愈。中热条第二中热卒倒,语言不清,心神恍惚,此(内经)所谓煎厥。宜用天王补心丹加龙齿、牡蛎,镇神撮阴也。凡暑热之际,忽然昏倒,语言不清,心神恍惚,状如中风,正内经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令人煎厥之谓。宜用补心丹清心,合龙...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4-6.html

内外伤惑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阴证阳证、脉等13篇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

http://qihuangzhishu.com/192/333.htm

内外伤惑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阴证阳证、脉等13篇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75.htm

内外伤惑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论着。又名内外伤。三卷。金·李杲撰。刊于1247年。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卷上有阴证阳证、脉等13篇有关辨证的论述;卷中、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96.htm

脉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以前的脉学著作。素问·示从容论:“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③黄公兴、秦承祖、康普思(以上见隋书·经籍志)、王子颙、甄权(以上见新唐书·艺文志)、李勣(见崇文总目)等均撰脉经,均佚。濒湖脉学脉诀汇...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03.htm

脉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以前的脉学著作。素问·示从容论:“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③黄公兴、秦承祖、康普思(以上见隋书·经籍志)、王子颙、甄权(以上见新唐书·艺文志)、李勣(见崇文总目)等均撰脉经,均佚。濒湖脉学脉诀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53.htm

共找到470,3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