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相闻,而足迹不接诸侯之境,车轨不结千里之外者,皆得其所。”论衡日篇“古者质朴,邻国接境,鸡犬之声相闻,终身不相往来。”皆本老子。又史记货殖传亦有“至治之极”字,碑本虽无此句,可据傅范本庄子史记所引补之。 「音韵」此江氏韵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6.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能长久,即言故能长有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谦之案杜光庭本无此二句。韩诗外传引“故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诸本均同。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严可均曰“以其无私”,释文引河上与此同。御注王弼“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3.html

四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即此“辱”字之义。……盖以白造缁,除去污辱之迹,故曰辱也。此老子本义,幸有诗传礼注可以互证。 广德若不足, 谦之案庄子寓言篇老子‘而睢睢盱盱,而谁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末二句与此章同。又史记老子本传老子教孔子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7.html

老子第二十二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_道家_【文学360】

...处罚,可是天高皇帝远,老百姓有苦无处诉,弄得民怨处处,可能会酝酿出乱子来。简雍是刘备的妻舅,有一天,简雍刘备两郎舅一起出游,顺便视察,两人同坐在一辆车子上,正向前走,简雍一眼看到前面有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在一起走路,机会来了,就对刘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7.html

老子·德经·四十三评析

...“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柔弱”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5.html

第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也,通于元,此虚无道也。王育天屈西北为无。’”俗作“旡”,非。旡音暨,“◆”等字从之。老子作“无”,易同。又王弼傅奕范应元本均有“之”字。范本“万”作“万”。“无名天地始”,史记日者传引作“无名者,万物之始也”。王弼注“凡有皆始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7.html

老子·德经·四十七评析

...之人,是天才的哲人。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知识。“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从古到今都是普遍应用的。不过,我们的看法是,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深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9.html

四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耳目也。上文云“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即谓使天下人心胥浑浑噩噩而无识无知也。此文云“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阂之”,即谓闭塞百姓耳目之聪明,使无闻无见也。此老子之愚民政策耳。“孩”“咳”一字,因其为借字,故亦作“骇”作“咳”。晏子外篇“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5.html

老子·德经·七十四评析

...人民的凶恶形象,故意老子是不主张杀人的,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的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的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老子·道经·评析

...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6.html

共找到874,3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