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四十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事物运动变化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第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又案古代道家言,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其可与老子相参证。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4.html

第六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唐韵正入声一屋“福”,古音方墨反。引老子,曰“案此福与贼、式、德为韵”。旁证诗经既醉首“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管子白心篇“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尽行之而天下服;殊无取焉,则民反,其身不免于贼。”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1.html

第五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通用,见二十。“闷”,“懑也。”楚辞惜诵“中闷瞀之忳忳”,注“烦也。”疑“闷闷”本或作“懑懑”。夏竦古文四声韵引古老子有“懑”字,作○。 易顺鼎曰按道德指归论云“不施不予,闵闵缦缦;万民思挽,墨墨偆偆。”“闵闵”即是“闷闷”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4.html

死魂灵第二第二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上,笔力不让第一部;而乌理尼加是作者理想上的好女子,使尽力气,要写得她动人,却反而并不活动,也不像真实,甚至过于矫揉造作,比起先前所写的两位漂亮太太〔3〕来,真是差得太远了。 【注解】 〔1〕本篇连同死魂灵第二第二的译文,最初发表...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8.html

第二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久”四字。 魏稼孙曰此幢存字无几,中惟“喘者不文”句(谦之案“文”字为“久”字之误),为今世所传板本及石刻所无。 谦之案馆本、遂州本全句正作“喘者不久”。“喘”,文云“疾息也。”又“企”与“跂”古通用。庄子秋水篇“掇而不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0.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二评析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可以看出老子对人民压迫斗争的敌视”(老子新译)。当然,我们认为老子不希望暴乱,不管是统治者的高压暴政,也无论人民的反抗斗争都极力加以反对,这是因为暴乱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那么,只要仔细加以分辨,我们就会得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5.html

老子·道经·第七评析

...这一继第五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第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当与上文“复此道者不欲盈”句相应,则“蔽而新成”不如景龙、遂州及李荣、司马光本作“蔽而复成”,为更与老子义相合也明矣。 「音韵」此江氏韵读通、容韵(东部),川、邻韵(文、真通韵,川音春)。客、释韵(鱼部,释,书入声),朴、谷、浊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1.html

第三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同也,当依老子作‘知’。” 谦之案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并周易集解“震”下虞翻引此句,均作“自知者明”,作“知”字是。“自见之谓明”,与经文二十四“自见者不明”,谊相反。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魏稼孙曰“胜人有力”,御注“人”下有“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9.html

共找到700,3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