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泻直诀、取穴图说、诸病配穴以及针灸禁忌等。现有明刻本等。《神仙传》书名。晋·葛洪撰。十卷。书中收录了古代传说中的84位仙人的事迹。虽事多怪诞,但其中不少人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有些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养生学术也不无参考意义。《神农本草经赞》...
...玄参∶色黑,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中心空而色白(此其本色,药局多以黑豆皮水染之,则不见其白矣),故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燥热,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神农本草经》谓其治产乳余疾,因其性凉而不寒,又善滋阴,且兼有补性...
...药学著作。二卷。又名《药要便蒙》。清·谈鸿鋆撰。刊于1881年。本书将常用药物365种(其中《神农本草经》143种,后世本草著作222种),分为补益、宣通、祛寒、泻热、驱风、除痰、润燥、利湿、收涩、消散等七门。每门列若干药物,每药撰四言诗...
...药学著作。二卷。又名《药要便蒙》。清·谈鸿鋆撰。刊于1881年。本书将常用药物365种(其中《神农本草经》143种,后世本草著作222种),分为补益、宣通、祛寒、泻热、驱风、除痰、润燥、利湿、收涩、消散等七门。每门列若干药物,每药撰四言诗...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异名】薏米、米仁、苡米、六谷子、起实。【性味归经】甘、淡,凉。入脾、肺、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应用】1.风湿痹痛: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本草纲目》)2.脾虚泄泻:薏苡仁为末...
...清代医家。字东卿、廷芳,湖北汉阳人。其学多精于养生,亦通针灸。所辑医书甚多,计有《神农本草经赞》、《观身集》、《颐身集》、《绛囊撮要》、《信验方录》、《五种经验方》、《咽喉脉证通论》等,合称《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现有刻本行世。...
...为豆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药用历史悠久,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称其为美草、蜜草, 列其为药中上品,言其“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解毒”。历代名医对 甘草药用评述极多,时值今日,甘草仍为中医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有“十方九草” 之称。...
...这是我国唐代茶圣陆羽在其所著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中,发表的关于茶饮起源的权威观点。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首次讲述了茶饮起源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相传神农氏为寻找药物给老百姓治病,在他...
...药学著作。简称《唐本草》。五十四卷。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分为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是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等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来的一些...
...药学著作。简称《唐本草》。五十四卷。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分为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是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等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来的一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