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酸涩温.入手足厥阴太阴经.功专敛肺固肠.解渴止吐.得建面干姜治休息痢.得黄莲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治血痢.若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数颗.汤浸去核.丸枣大.纳入下部.少时即通.疽愈后有肉突起.烧灰存性.研末敷之即平.若痰厥僵仆.牙关紧闭...
...药学著作。又名《得意本草》、《绛雪园得宜本草》。一卷。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本书收录古今常用药物362种,按《神农本草经》旧制,分上、中、下三品,记述扼要。现有抄本《四库全书》本等。...
...药学著作。又名《得意本草》、《绛雪园得宜本草》。一卷。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本书收录古今常用药物362种,按《神农本草经》旧制,分上、中、下三品,记述扼要。现有抄本《四库全书》本等。...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伤寒,脉微而见...
...乌梅,味酸平,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其用有二∶收肺气除烦止渴;主泄痢调胃和中。...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去皮,炮)六两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
...柏子仁∶味微甘微辛,气香性平,多含油质。能补助心气,治心虚惊悸怔仲;能涵濡肝木,治肝气横恣胁疼;滋润肾水,治肾亏虚热上浮。虽含油质甚多,而性不湿腻,且气香味甘实能有益脾胃,《神农本草经》谓其除风湿痹,胃之气化壮旺,由中四达而痹者自开也。其...
...[原料]每次用山楂一两(30g),乌梅五钱(15g),水1.5公升。 [制法]将山楂、乌梅和水煎一小时,浓缩至一公升,过滤去渣,将浓缩液装入阔口瓶中。 [用法]分四次饮用。 [功效]降血脂,抗病毒,抗过敏,止泻。 [主治]适用血管粥样硬化...
...□ 代民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 乌梅250克,虎杖200克。二药共煎煮沸,滤取药液;将药渣加水再煎,煮沸后滤取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留取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其余药液倒入浴盆中,熏洗前阴,先熏后洗,最后坐浴,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 ...
...乌梅20克加酒5~10毫升口服,早晚各一次。大部分患者用此法治疗3~5天可愈,患者不妨一试。(郭旭光)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