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堂专文杂集题记-出自古籍序跋_【鲁迅全集】

...鲁迅生前编定,但未印行。俟堂,鲁迅早年别号。 〔2〕越中专录 鲁迅拟编绍兴地区古砖拓本。按俟堂专文杂集所收不以越中为限。 〔3〕迁徙以后,忽遭寇劫 当指周作人侵占鲁迅书物一事。鲁迅日记一九二三年八月二日:八道湾“迁居...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43.html

拳术与拳匪-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潮流遮没,无从特别提开。譬如说某地风气闭塞,也未必无一二开通人,但记载批评,总要据大多数立言,这一二人决遮不了大多数。所以个人态度,便推翻不了社会批评;这随感录第三十七条,也仍然完全成立。 其次,对于陈先生主张好处,也很有不能“点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27.html

“醉眼”中的朦胧原文-出自三闲_【鲁迅全集】

...从没落救出,当然应该向他们去了。何况“呜呼!小资产阶级原有两个灵魂。……”虽然也可以向资产阶级去,但也能够向无产阶级去呢。 这类事情,中国还在萌芽,所以见得新奇,须做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那样大题目,但在工业发达,贫富悬隔国度里,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85.html

花边文学鲁迅杂文集在线阅读_【鲁迅全集】

...又是“莎士比亚”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8、迎神和咬人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9、一思而行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10、小品文生机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11、洋服没落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12、玩笑只当它玩笑...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45.html

南腔北调解释_南腔北调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原指戏曲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这个说话~人,不适合当解说员。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口音不纯...

http://hanwen360.com/cy/298023.html

<小彼得>译本序原文-出自三闲_【鲁迅全集】

...九月十五日,校讫记。 【注解】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上海春潮书局出版小彼得中译本。 小彼得,原名小彼得朋友们讲故事许霞(许广平)翻译,鲁迅校改。 〔2〕林房雄(1903—1975)日本小说家,军国主义分子。...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90.html

未有天才之前原文-出自_【鲁迅全集】

...祝中俄文字之交南腔北调),这里所说似因郭沫若意见而引起。郭沫若曾在一九二一年二月民铎第二卷第五号发表致李石岑函中说过:“我觉得国内人士只注重媒婆,而不注重处子;只注重翻译,而不注重产生。”他这些话,是由于看了当年上海...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html

中国文坛悲观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无用论 〔2〕 中国文坛混乱 一九三三年八月九日大晚报·火炬载小仲中国文坛悲观一文,其中说:“中国近几年来文坛,处处都呈现着混乱,处处都是政治军阀割据式小缩影”,“文雅书生,都变成狰狞面目凶手”,“把不相干帽子硬套在...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367.html

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了,所余惟一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 约略同时,韦素园君原文直接译出这一篇,也在未名半月刊〔13〕二卷二期上发表了。他多年卧在病床上还翻译这样费力论文,实在给我不少鼓励和感激。至于译文,有时晦涩也不下于...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04.html

后记-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 一千九百二十五年十二月三日之夜,鲁迅。 【注解】 〔1〕出了象牙之塔 厨川白村文艺评论集,鲁迅译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之交。在翻译期间,已将其中大部分陆续发表于当时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等。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北京未名社...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87.html

共找到1,181,7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