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之学说”原文-出自热风_【鲁迅全集】

...“一是之学说” 我从学灯上看见驳吴宓君新文化运动之反应〔2〕这一篇文章之后,才去寻中华新报〔3〕来看他的原文。 那是一篇浩浩洋洋的长文,该有一万多字罢,——而且还有作者吴宓君的照相。记者又在论前介绍说,“泾阳吴宓君美国哈佛大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5.html

智识即罪恶原文-出自热风_【鲁迅全集】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十月二十三日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署名风声。 〔2〕元质即元素。 〔3〕智识是罪恶是朱谦之所宣扬的虚无哲学的一个观点。他在一九二一年五月十九日京报副刊青年之友上发表的教育上的反智主义一文中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39.html

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二-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在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一文(载一九二八年五月一日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十一期)中曾说从鲁迅的“醉眼陶然”里,“可以看出时代落伍的印贴利更追亚的自暴自弃”。 〔14〕“打发他们去” 见成仿吾的打发他们去一文(载一九二八年二月十五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01.html

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出自集外集拾遗_【鲁迅全集】

...三月十八日京报副刊。 陶元庆(1893—1929) 字璇卿,浙江绍兴人,美术家。曾任浙江台州第六中学、上海立达学园教员、杭州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他曾为鲁迅著译的彷徨朝花夕拾苦闷的象征等设计封面。当时他在北京举办个人...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42.html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原文-出自热风_【鲁迅全集】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现在对于文艺的批评日见其多了,是好现象;然而批评日见其怪了,是坏现象,愈多反而愈坏。 我看了很觉得不以为然的是胡梦华君对于汪静之君蕙的风的批评,尤其觉得非常不以为然的是胡君答复章鸿熙君的信〔2〕。 一,胡君因为...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30.html

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_【鲁迅全集】

...带着一点私仇,因为杭州省党部的有力人物,久已是复旦大学毕业生许绍棣〔11〕老爷之流,而当语丝登载攻击复旦大学的来函时,我正是编辑,开罪不少。为了自由大同盟而呈请中央通缉“堕落文人鲁迅”,也是浙江省党部发起的,但至今还没有呈请发掘祖坟,总算...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53.html

译者序-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出了火把,我却想用黑幔去遮盖他,在睡着的人的面前讨好么? 但书里的话,我自然也有意见不同的地方,现在都不细说了,让各人各用自己的意思去想罢。 一九一九年八月二日,鲁迅。 【注解】 〔1〕本篇及下篇译者序二连同剧本第一幕的译文,最初同时...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64.html

春秋笔法的解释_春秋笔法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 ◎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偏正式;...

http://hanwen360.com/cy/52699.html

鲁迅在电影画片的影响和论争_【鲁迅全集】

...“看电影事件”(或“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生命重大转折的开端,鲁迅从此走上文艺生活的道路。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也写到看影画受刺激的事情。 仙台医专改成的东北大学(前东北帝国大学)里,还保存著许多日俄战争时事片,然而鲁迅生前几次忆述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04.html

答“兼示”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文选取士的。 (三)施先生又举鲁迅的话,说他曾经说过:一,“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2〕可见是承认了要能作文,该多看中国书;二,“……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就知道没有反对青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00.html

共找到469,5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