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的解释_三足鼎立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史记·淮阴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http://hanwen360.com/cy/323289.html

鼎足之势的解释_鼎足之势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史记·淮阴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四川建基业,以成~,然后可图中原也。 ◎明·罗贯中...

http://hanwen360.com/cy/58112.html

刘敬叔孙通列传原文-出自史记_史书_【文学360】

...建信 6、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180.html

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译文

...三十。 黥(qíng,情)布以淮南之地叛楚归汉,汉王通过他而得到楚大司马周殷,最后在垓下打败项羽。作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楚军困迫汉军于京、索,韩信攻克魏、赵,平定燕、齐,使三分天下汉得其二,奠定消灭项羽的基础。作淮阴列传第三十二。 ...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11.html

略不世出的解释_略不世出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谓谋略高明,世所少有。史记·淮阴列传:“此所謂功無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南朝 裴松之 注:“ 魏太祖 雖機變無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數千之兵,而得逾時相抗者哉?” 南朝 ...

http://hanwen360.com/cy/182066.html

咫尺之书的解释_咫尺之书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史记·淮阴列传:“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 闻得钱騕智勇足...

http://hanwen360.com/cy/114025.html

韩长孺列传原文-出自史记_史书_【文学360】

...、韩长孺列传: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未至越,越杀其王降,汉兵亦罢。建元六年,武安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 7...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189.html

帜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帜"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帜的解释

...(形声。从巾,只(戠 zhí)声。本义:旗帜的通称) 同本义 [banner;flag] 帜,旌旗之属。——说文新附 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墨子 私记曰帜。——通俗文 拔赵帜,立 汉赤帜。——史记·淮阴列传 树帜曰。...

http://hanwen360.com/x/5E1C.html

史记·七十列传·淮阴列传解析

...本传记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他登坛拜将后与刘邦的一篇宏论,使韩信崭露头角,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胸襟。井陉一战正面表现了卓绝而奇特的军事才能。...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242.html

鼎足而立的解释_鼎足而立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史记·淮阴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http://hanwen360.com/cy/58109.html

共找到893,1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