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应诏集》第七卷(苏辙·进策五道) 《臣事上》苏辙 ○第一道 臣闻天下有权臣,有重臣,二者其迹相近而难明。 天下之人知恶夫权臣之为,而世之重臣亦遂不容于其间。 夫权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有;而重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无也。 天下徒见其外,...
...》第七十。而所亡之篇遂為管子輕重第三矣。」元材案:《問乘馬篇》原文已亡,其內容如何,實無能推測而知。且《巨(筴)乘馬篇》「請問乘馬」一語,「乘馬」上脫「筴」字,是彼處之問乘馬,乃為「問筴乘馬」,與此《問乘馬》亦無干。二氏乃必自作聰明,強為臆...
...第五十六期。 〔2〕关于版权和创作动机问题,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二卷第四十八期(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七日)的《闲话》里说:“有一种最取巧的窃盗他家的版权。……鲁迅,郁达夫,叶绍钧,落华生诸先生都各人有自己出版的创作集,现在有人用什么小说选的...
...。刘禹锡《宜城歌》云:“花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不见汉碑,不知此句为何说也。 ○石�去卸亭 唐人《送元中丞江淮转运》诗一首,王维钱起集皆有之,其云: “去问珠官俗,来经石�去春。东南卸亭上,莫使(使或作问。)有风尘。”用事颇隐僻。石�去,...
...《栾城应诏集》第八卷(苏辙·进策五道) 《臣事下》苏辙 ○第一道 臣闻圣人之治天下,常使人有孜孜不已之意。 下自一介之民与凡百执事之人,咸愿竭其筋力以自附于上;而上至公卿大夫,虽其甚尊,志得意满,无所求望,而亦莫不劳苦其思虑,日夜求进而...
...》为正。” 《复斋漫录》云:“唐宰相郑綮为诗,好歇后句。行第五,时人呼为‘歇后郑五’。今人无有蓄其诗者。惟旧史载其一联云:‘只有两行公廨泪,临行洒向渡头风。’真俳词也。后之文士,不复作歇后体,以其非雅正。独石曼卿因登第覆落,例受三班借职,...
...先零正投戈,秦人释重负,道路闻行歌。便当卧斋閤,次第除网罗。时时一啸咏,未用勤催科。诸孤寄吴越,食口如雁鹅。时分橐中金,何必手自摩。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风波定后得西归,鸟鹊喧呼里巷知。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豚肩尚有...
...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至其遇事所为诗、骚、铭、记、书、檄、论、撰,率皆过人。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公诗本似李、...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发垂髻(一作剪彩垂髫),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和劝农六首》苏轼 .海南多荒田,俗以留香为业,所产粳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 余既哀之,乃和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 咨尔汉黎,均是一民...
...川都督送罗些二城(案:此条虽不标诏名,据上文,则时傍及罗识亦在诏数也)。 蒙巂,一诏最大。初,巂辅首卒(案:“辅”原本作“转”,今从《新唐书。南诏传》改正),无子。源罗子年弱,及照源在南诏。蒙归义密有兼吞之意,推恩啗利,源众归焉。居数月,俘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