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二)-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一八九九年八月一日出版的文学的反响(Das litter^arische Echo)〔6〕,现在是大概早成了旧派文学的机关了,但那一本却还是第一卷的第二十一期。原作的发表在一八八七年,作者只二十八岁;后十三年,德文译本才印出,译成还在其前...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91.html

宿儒的解释_宿儒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 an experienced scholar 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鲁迅朝花夕拾 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 方进同经, 常为先进,名誉出 方进下。——汉书·翟方进传 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

http://hanwen360.com/c/327503.html

准风月谈后记_【鲁迅全集】

...来,译者算是只译了其中的一篇谈监狱,投给了人言,并且前有“附白”,后有 “识”——谈监狱 鲁迅 (顷阅日文杂志改造三月号,见载有我们文坛老将鲁迅翁之杂文三篇,比较翁以中国文发表之短文,更见精彩,因迻译之,以寄人言。惜译者未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09.html

小引的解释_小引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写在诗文前面的简短说明;叙述著作缘起并引起下文 foreword;introductory note 国语辞典 置於文章或書籍前的簡短說明。用以記述著作緣起,並引出正文。 如:「這篇文章的小引寫得很精彩,不遜於正文。」...

http://hanwen360.com/c/320012.html

答有恒先生原文-出自而已集_【鲁迅全集】

...忘却。一面挣扎着,还想从以后淡下去的“淡淡的血痕中”〔17〕看见一点东西,誊在纸片上。 鲁迅。九,四。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一日上海北新周刊第四十九、五十期合刊。 〔2〕有恒时有恒,江苏徐州人。他在一九二七年八月...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57.html

漫游随录图记残本-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题于漫游随录图记重装本扉页,无标题、标点。 漫游随录图记,清代王韬著,内容多记作者在西欧、日本及国内游历时所见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原附点石斋画报印行,张志瀛绘图。鲁迅购藏的画报本重装一册,内收游记...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02.html

鲁迅的译作_【鲁迅全集】

...鲁迅也以译作著名。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他在前期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他的翻译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14.html

新时代的放债法原文-出自而已集_【鲁迅全集】

...皮夹。这倒于我很保存了一些润泽,光和热--我是只看见物质的。 九,十四。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一五四期,原题“新时代”的避债法 〔2〕“世故”及下文若干词句,都是引用高长虹的话。高长虹,参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71.html

奔流编校后记-出自集外集_【鲁迅全集】

...作,白莽译。 〔148〕 “nation” 德语:“民族”或“国民”。鲁迅南腔北调集·了忘却的记念中曾说:“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33.html

二心集序言_【鲁迅全集】

...。 〔4〕作者一九三○年在上海各大学讲演的情况,据鲁迅日记,这年二月二十一日、三月九日先后两次在中华艺术大学讲演,三月十三日在大夏大学、三月十九日在中国公学分院、八月六日在夏期文艺讲习会讲演。各次讲稿都没有保存下来。据当时报刊所载消息和...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13.html

共找到893,0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