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年残秋偶作 (1935年)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芒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①。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门臭]寂②,起看星斗正阑干。 九月二十九日 《鲁迅日记》1935年12月5日:“午后……为季...
...1、《且介亭杂文附集》后记 2、《苏联版画集》序-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 3、文人比较学-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 4、死-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 5、《海上述林》下卷序言-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 6、《海上述林》上卷序言-出自《且介亭杂文...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称自己是因为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中国人情节的刺激,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
...《奔流》编校后记〔1〕 一 创作自有他本身证明,翻译也有译者已经解释的。现在只将编后想到的另外的事,写上几句——甚少。这一篇《Hamlet und Don Quichotte》〔3〕是极有名的,我们可以看见他怎样地观察人生。《Hamlet...
...无题 (1932年) 血沃中原肥劲草①,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②。 一月 《鲁迅日记》1932年1月23日:“午后为高良夫人写一小幅,云:(略)。”高良夫人,即高良富子夫人。 【注解】 ①《后汉书·王霸传》:“...
...3〕指凌叔华。参看本卷第240页注〔42〕。 〔4〕“权威”《民报》广告中称作者的话,参看本卷第237页注〔25〕。“不准做‘权威’,只准做‘前驱’”,是针对高长虹的话而说的。高长虹在《1925北京出版界形势指掌图》中曾说:“要权威者何用?...
...,意兴亦尽,纂述之事,渺焉何期?聊集燹余,以为永念哉!甲子八月廿三日,宴之敖者〔5〕手记。 【注解】 〔1〕本篇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原无标题、标点。 《俟堂专文杂集》,题记鲁迅所藏古砖拓本的辑集,收汉魏六朝一七○件,隋二件,唐一件。...
...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 ● 六月四日 《拿来主义》文章注释: ①本篇最初...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 记得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新兴的国家出现的时候,我们曾经非常高兴过,因为我们也是曾被压迫,挣扎出来的人民。捷克的兴起〔2〕,自然为我们所大欢喜;但是奇怪,我们又很疏远,例如我,就没有认识过一个捷克人,看见过一本捷克书,前...
...原题《谈现在中国的文学界》,载该刊第一期。弱水,即潘梓年(1893—1972),江苏宜兴人,哲学家。 〔4〕和西滢战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间,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陈西滢等围绕女师大事件、五卅惨案和三一八惨案,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和长虹战,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